被攻擊的10號主炮聚能時,潘文就知道自己蒙對了,那是一艘護衛艦。
一頓齊射過去,黑潮號終究還是主機計算能力稍差,中子軌道炮彈道速度也偏慢,首發只是掃過目標。
但即便如此,第三組出現的敵人中的10號目標位置仍然太糟糕,重錘號和胖墩號都擊中了側面,中招後一秒不到的時間護盾被突破艦體遭到重創,整個機庫都被扯開來,裡面飛出一堆人啊裝置啊之類遠看像塵埃般的東西。
可惜的是,手術刀號的光束型主炮在五十萬公里左右命中率夠高,但光束型武器在距離較遠時威力下降的還是快了點,在突破護盾後雖然在對方緊急規避中彈道預判都蒙對了跟上目標,卻沒有對正面造成足夠大的破壞。
看了一眼星圖上被標記了開始產生高能反應的各個目標,按雙方此時的距離看,至少有四艘護衛艦會在他的艦隊兩次開火間攻擊,還沒計算他們中有重火力巡邏艦的可能。
“準備做最低限度規避動作。”
低限度規避是用很小的非運動方向加速進行躲避,一般用於躲避粒子流後半段,不太激烈的動作能儘可能保證下一次主炮射擊的命中率。
潘文剛做出指示,立刻就有敵軍開火,但不知是整體指揮系統的反應速度不夠,還是旗艦釋出的命令就如此,這幫傢伙竟然沒協同開火!
漆黑的太空中從兩個角度各射出一道藍光,在重錘號的裝甲外數米激盪出一片耀斑,末了還被躲開部分射向太空深處。
“護盾水平降低至59%,穩定回升中。”
領航員才說完,外面又有兩次射擊,不過其中一個的目標是手術刀號。
這種攻擊實際上在大船的戰鬥中完全沒有意義,哪怕是輕型護衛艦,只有主炮在耗能的話,也有足夠的能量把護盾充能速度維持到最大。至於此時被第三次攻擊的重錘號,在攻擊完成後,護盾從59%反而上升到了60%!
也許那邊的指揮官終於意識到問題,做了調整,另一艘剛開始充能的護衛艦突然能量水平降低,似乎打算等夥伴們一起充能。
不過暫時沒他們什麼事,又輪到潘文的艦隊射擊。
因為前一波攻擊前潘文就認為必然可以擊破10號目標的護盾對艦體造成中等程度以上的創傷,肯定對護盾再充能速度產生少許影響,所以沒有要求後續的同步攻擊。
於是,最先完成再充能的手術刀號先行射擊,在光束幾乎接觸到敵人的時候重錘號接著發射亮藍色光線,緊接著就是胖墩號和黑潮號的中子軌道炮攻擊。
雖然各自定位的射擊給10號目標留下了六秒左右的時間邊被打邊給護盾充能,它仍然沒有度過難關,早在重錘號攻擊到達後開始規避前它的護盾系統就崩掉了,胖墩號的攻擊直接把它攔腰撕成了兩段。
拿下了第一個敵人,後面不遠就是重錘號的難關,還好協同需要給各艦艦長重新安排船員動作的時間,在那之前重錘號應該還能再做一次攻擊。
潘文的艦隊和敵人面臨的窘境差不多,護衛艦對轟必須要做協同才能起到足夠好的效果,換目標後如果再次協同的時間仍然需要二十秒左右,手術刀號幾乎能額外做一次射擊。11號目標已經開過火,知道它只有一門主炮,但這不能證明人家的護盾再充能速度有多低,護盾破了才算有效傷害。
但是現在他沒的考慮,兩炮過後,手術刀號主動索敵產生了更多詳細資料,對面不算那些已經接近主火力射程的小傢伙,還有七艘護衛艦!
手術刀號剛開始主動索敵階段暴露出的六個目標都是護衛艦,可並不是全部,前面發現的目標中3號和7號也是護衛艦,其中15號目標是剛剛才達到合適射擊重錘號的距離。要不了多久少說有五艘護衛艦隊重錘號開火。
“全艦隊聽令,切換到11號目標,手術刀號自由射擊,胖墩號、黑潮號同步攻擊。”潘文決定搶攻一輪,儘可能為手術刀號降低後面的壓力,他也不希望手術刀號真的爆了。
關閉艦隊頻道,才是自己的船。剛才的艦隊命令已經讓船員開始做瞄準的前期工作,但是重錘號還要應付接下來敵人的齊射。
“攻擊一次11號目標後,調整姿態正面對準1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