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大人都是分的清楚輕重的,和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相比,哭鬧算什麼,就讓他們哭鬧一陣子也就歇了。
這邊,李燃之隔一陣子就收到一個這種中毒的病人,隔一段時間就收到一個這種中毒的病人,有時候甚至是全家一起送來,感覺自己都快崩潰了。
他們科室忙的不可開交。
兒科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好多家長都表示自己孩子今天早上吃了這種餅乾,她們才從手機的新聞推送上看到新聞說這個餅乾有問題。
現在趕緊趁著孩子還沒發作帶來看看能不能洗胃。
這些孩子裡面不是每個都中毒的,但是每個的確都吃了那種餅乾。
為了不錯漏掉任何一個可能中毒的孩子,顧川久他們只能挨個給這些病人們洗胃,以讓這些小病人體內的毒素不至於發作起來,讓他們需要在醫院裡一直等著解藥研究出來。
當然,有提前發現的,就有事後孩子昏倒了才發現的家長。
有幾個孩子送來的時候,一度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好在是來到醫院以後停的,還有搶救的空間,勉強從死神手裡把幾個孩子的命保住了。
但是治療卻沒有方向,只能暫時把這些人全都安排到醫院住院,觀察治療。
不過醫院裡病房經常不夠一直都是很大大問題。
就算最近兒科住院的人數變少了,沒有一開始那麼多了,還是很難容納下太多的中毒患者住院。
如果送進來醫院的病人們的頻率一直無法下降,那麼不用到晚上,病房就會全部用完了,到時候那些病人要怎麼安排,還不知道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院幾個副院長在開會討論。
有人甚至提出專門開闢出一層樓來專門救治這些特殊中毒的病人,這樣也方便集中觀察這些病人們的病情的,讓醫生護士們可以減小工作量。
顧川久和喬麥麥兩人聽到這個提議覺著還不錯。
要知道現在很多都是全家人一起中毒,父母和孩子分開來住院,的確是很不方便。
如果是開闢出來一層樓把家長和孩子都安排在一個病房裡,這樣他們也能相互照應之類的,若是孩子和母親一起住,極端缺床位的時候,還能省病床。
其他醫生護士們聽到這個提議也覺著可行。
但是新來的那個蘇醫生卻不是這麼想的。
他和幾個副院長表示,他認為這樣安排會導致兒科和成人科室混在一起,兒科醫生和成人科醫生管理的時候會亂。
而且還拿國外的醫院舉例子,說國外的醫院如何如何規規矩矩,如何如何沒有紕漏,完全就是在炫耀自己之前在國外醫院裡做過事似的。
幾個副院長被他這麼說了一通後,也不確定自己還要不要這麼做了。
顧川久直接問他。
“國外既然醫療水平那麼好,制度那麼完善,你為什麼不繼續留在那麼好的國外進修學習,而要回國來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