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其他五國也開始試著推行黔首自食田制度,不過卻受到各階層地主的強烈反對,推行程序甚為緩慢,各國統治者和那些封扈地主簡直將首創這一制度的秦始皇祖宗八輩都罵到了。
窮兵黷武,公元前249年歲末,楚人大軍攻伐魏國,兩路大軍東西夾擊,一舉收復陳郡。
魏安釐王臨陣換將,以龍陽君替代魏無忌,貶魏無忌至安邑。
龍陽君指揮魏兵在大梁城外憑藉險要與楚軍決戰,春申君黃歇以火牛陣大破魏軍,龍陽君潰敗逃往秦國三川郡,投奔已被秦始皇冊封為陽瞿君的韓厘王,大梁失守,安釐王被迫遷都鄴郡。
公元前248年歲首,龍陽君策動陽瞿君譁變,被陽瞿君設計拿下,綁縛咸陽,秦始皇待之以禮,當庭釋放龍陽君,龍陽君婉拒秦始皇招納,客居咸陽。
公元前248年歲中,黃歇揮三十萬師直逼鄴郡,魏安釐王重啟魏無忌,奈何楚軍勢大,不敵。
安釐王向趙孝成王求援,趙孝成王惱恨魏無忌與秦國暗通款曲,將嬴政趙姬母子掩護逃離邯鄲,不顧廉頗李牧等將請戰,按兵不動。
安釐王被迫再次移都,退出鄴郡,移都安邑,魏國三成國土已落入楚人手中。
魏國危在旦夕,魏無忌第三次出使咸陽,希望能夠獲得秦國援助。
魏無忌出使秦國,到達咸陽後不是前往咸陽王宮拜見秦始皇,而是直接來到了咸陽別宮求見唐豆。
魏無忌運氣不錯,他求見唐豆的時候,唐豆正在咸陽別宮中招待客居咸陽的龍陽君。
唐豆聞報魏無忌來訪,望向客座上的龍陽君,龍陽君輕嘆了一聲:“魏國危矣。”
唐豆親自到宮門迎接魏無忌,魏無忌見到跟隨在唐豆身後的龍陽君,不勝唏噓。
二人曾經同殿為臣,如今相見卻是在咸陽。
唐豆請魏無忌進內,好酒好肉招待,絕口不問魏無忌來意。
魏無忌幾次開口,欲請求唐豆在秦始皇面前美言,說服秦始皇出兵攘助魏人奪回失地,均被唐豆岔開,或以秦國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為藉口搪塞。
一旁的龍陽君輕輕嘆了口氣,衝著魏無忌說道:“信陵君,可否聽奴家說一句話?”
魏無忌端起面前的酒樽一飲而盡,兩行熱淚情不自禁的順著眼角落下。
魏無忌不理會眼角熱淚,仰頭望著大殿的屋頂,顫聲說道:“龍陽君可是要我勸說大王效仿韓厘王麼?”
龍陽君沉默片刻,眼睛溼潤的望著魏無忌說道:“君上心中繫著的是魏國,奴家心中繫著的是大王安危,君上,唯今之計,唯有舉國投靠秦國,才可兩全其美。君上若無法面對大王,奴家願前往安邑面見大王。”
魏無忌忽的站起身,衝著上席的唐豆匆匆拱了一下手,一聲不吭轉過身,頭也不回的大步向殿外走去,連唐豆出聲呼喚也不理會。
目注魏無忌離去背影,唐豆搖頭嘆了口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