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時王羲之也已經有了九成九的酒意,在人們再三邀請之下,王羲之爭勝之心再起。
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子竟然已經突破到了書法大成的境界,我為何不成?
王羲之大笑一聲,踉蹌著走向案牘:“來人,筆墨伺候。”
亭外樹下,謝安將唐豆放在草地之上靠樹坐好,回顧一下,見亭中眾人正簇擁著王羲之走向案牘,並無人跟過來。
謝安呵呵笑著衝著唐豆說道:“賢弟,並無人跟過來,賢弟無需再裝了,醒來吧。”
唐豆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望著眼前一個勁轉圈的謝安,含糊不清的說道:“丫的,安石兄,你為我解圍就不知道把酒換成水麼?”
謝安詫異道:“我換過了呀?我給賢弟的本來就是……”
謝安端起手中依舊拿著的酒杯湊到自己鼻子前聞了一下,突然一飲而盡,咂咂嘴,目瞪口呆的衝著唐豆訕笑道:“不好意思賢弟,我拿錯給你了,這一杯才是水……”
“¥#@¥%”,唐豆眼前小鳥亂飛,他艱難的扶著樹站起來,伸手推開正不好意思的攙扶他的謝安,含糊不清的說道:“我要去看王羲之作《蘭亭集序》,我要《蘭亭集序》……”
踉蹌兩步,唐豆軟軟的向草地上癱去。
幸虧謝安一直攙扶著他,並沒有跌個頭破血流。
謝安苦笑,伸手招呼亭外伺候的僕從:“來人,把子豆扶上馬車送到我府中去。”
大家都知道唐豆是孤身一人步行前來,並沒有帶有書童僕從,也無人得知唐豆的府邸在什麼地方,如今唐豆醉酒,謝安只能把唐豆先安排回自己府中,等唐豆醒來再說了。
兩名僕從和謝安一起攙扶著已經醉得人事不知的唐豆上到馬車,謝安回頭見亭中諸人正圍在那兒觀看王羲之作《蘭亭集序》,也不願過去打擾,伸手招呼過來王羲之的管家,請他代為向王羲之辭行,坐上馬車拉著唐豆直接回府去了。
亭中,王羲之猶如神助一般,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曠古爍今、膾炙人口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打破成規自闢徑蹊,不落窠臼,雋妙雅逸,不論繪景抒情,還是評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蘭亭集序》全文前後心態有些自相矛盾,這也是王羲之在書寫這篇《蘭亭集序》時的真實心態,後人卻不知王羲之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卻是源自於一個跨越了將近兩千年穿越而來的古董商人……唐豆
《蘭亭集序》最大的成就自然在它的書法藝術上。
整篇文章通篇氣息淡和空靈、瀟灑自然,用筆遒媚飄逸,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自然天成。
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寫法均各不相同,尤其是‘之’字,全篇序文加上王羲之的落款共有二十一個之字,每個字寫法各有不同,無一雷同,都是用了不同的書法書寫而成。
整篇《蘭亭集序》已臻大成之境,無論文章還是書法,均是王羲之一生最高的藝術成就。
可惜,卻沒有人知道王羲之這篇《蘭亭集序》卻是被唐豆給逼出來的。
而王羲之因為書寫《蘭亭集序》的時候是因為好勝之心作怪,再加上他當時已經酒醉,卻沒有及時抓住那一絲靈感,使自己的書法境界穩固在大成之境。
事後王羲之曾經多次臨摹《蘭亭集序》,卻始終無法再次抓住當時書寫時的靈感,終生距離書法大成之境僅差一線之隔,而無法再次跨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憾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