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股東沒想到林誠完全是有備而來,而且態度強硬如斯,大家都被林誠的強勢壓迫得喘不過氣來。
不過商人求財不求氣,邁克爾斯和張伯倫對視一眼,便由張伯倫主動問道:“倘若我們願意把蘋果股份賣給你,不知道你願意開價幾何?”
現如今,蘋果公司的股價為7美元左右,總股本8億多股,,總市值約為56億美元,如果林誠要控股蘋果公司,至少要拿到一半的股份,即佔股比例達到50%。
不過林誠現在不差錢,他大可以提出私有化要約,把蘋果公司的所有股票全都買下來,令得蘋果公司成為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私人公司。
對於私有化要約,其實林誠一開始是持否決態度的,他認為提出私有化要約很容易傷了投資者的心,蘋果公司是否還會如原時空一般,成為總市值逼近萬億美金的超級企業還有待商榷。
倘若因為自己的瞎幾把亂搞,最終導致蘋果公司淪為普通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只有個三四千億美元,那自己可要哭暈在廁所裡去了。
而且上市公司私有化過程看似簡單,但其實成本高昂,且時間跨度很長。
以美帝股市為例,私有化退市的固定成本包括律師諮詢費用、審計費用、會計費用、財務顧問費用、銀行貸款及融資費用等等,而浮動成本則是私有化要約的溢價比例,一般溢價比例是現有股價的10%~30%,個別案例會超過50%甚至更高,浮動成本還有可能會包括法律訴訟方面的一系列費用。
而且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約,都會100%成功,私有化一旦失敗,會對投資者信心形成重大打擊,而公司要想重新獲得市場認可也會非常困難。
此外,私有化過程中需要僱用中介機構,花大量精力與投資者溝通,應付各種監管要求。時間成本也很大。
一般公司要完成私有化退市工作,至少都要八到十個月的時間,像蘋果公司這樣擁有全球知名度的大公司,即使花費一年的時間也不奇怪。
但是逼降喬布斯之後,林誠信心大增,而且相比前世,掌握蘋果公司的他會提前三四年開始搞智慧手機研發,時間上會充裕許多。
再加上有自己無限量的資金支援,這一世蘋果公司只會比前世更早研發出愛瘋手機和挨拍電腦,然後自己再把安卓公司給收購下來,那麼掌握蘋果、安卓兩大作業系統,蘋果公司的總市值只會比前世更高而不是更低。
既然有信心未來的蘋果公司會比前世更好,林誠一想到自己為蘋果公司創造的利潤還要被眾多的小股東、投資者瓜分,頓時感到心痛的不能呼吸,總有種自己為美帝人打工的感覺。
所以,向來自私自利的林誠越來越傾向於把蘋果公司私有化退市,待自己掌握蘋果公司所有股份,未來相繼推出愛瘋手機和挨拍電腦後,再讓蘋果公司重啟上市。
林誠有信心,當愛瘋手機和挨拍電腦引領全球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備受全球果粉追捧的蘋果公司再度上市,定會一上市就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
想到這裡,林誠當機立斷,對蘋果眾位股東說道:“現如今蘋果的股價是7美元,如果你們答應把股票賣給我,我願意以10元的價格和你們簽訂股票收購協議,將你們手中的股票買下來。
對了,我還要提醒你們一句,收購了你們的股票之後,我的股份很可能會超過七成,屆時我會向納斯達克股市提出私有化要約,你們別做長期持有蘋果股票的美夢,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