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山睡了兩個時辰就醒來,然後不敢再睡,獨自一人走進縣衙。卻發現黃伯元已經在縣衙,只是看著精神不太好。這時見朱大山走進來責怪道:“你們在飯菜里加東西,也好歹言語一聲。我就少吃點,也不至於鬧的這麼厲害。”朱大山忙賠笑道:“當時也是情況緊急,來不及通知。我這給黃老伯賠罪了。”黃伯元見朱大山賠罪也不在說,見朱大山只有一人進來道:“怎麼一個人,其他人呢?”朱大山把昨晚自己去縣大牢裡審問的事情說了一遍。
黃伯元仔細的聽完後道:“這麼說來這清兵不是衝著我們來的,那我們至少還有一天的時間。”朱大山也點頭道:“我也是如此估計的,但昨晚和清兵交手來看,我們的人不會陣戰,號令不一。保寧府要是派來的兵丁不多的話,守城還能堅持下。若是在城外遇到,恐怕還未等交戰就自己先潰敗了。”
黃伯元點點頭很是認同,接著道:“還有軍隊的整編,你要再讓大家這麼亂哄哄的。就不用等清兵來打,你們自己逃命去吧!”突然笑道:“我怎麼把他給忘了。何不去找胡吉江。”朱大山不解道:“胡吉江?他是誰?”黃伯元道:“他就是縣裡的師爺。”朱大山想起來昨天師爺在縣衙前的情況,皺眉道:“他能行?”
黃伯元道:“能行,胡吉江這小子啊,就是怕死骨頭軟。但他肚子有學問,你需要的軍隊編制他知道,不管大明的還是大清的,那狗東西都知道,他以前是巡撫胡世享的幕僚,參贊軍務。後來胡世享被俘,他就投降了清軍,但南部縣前幾年一直是大清過兵的必經之地。所以知縣就讓他出面對接。這一來二去的他到是吧軍務給熟悉了,所以找他沒錯。”
朱大山聽完黃伯元的解釋才明白過來,於是叫人去把胡吉江給找來。又讓人去取把刀來,然後朱大山拿著刀坐在縣衙大堂上,以刀杵地等著胡吉江。胡吉江被帶進來一看著架勢,頓時雙腿一軟就跪在大堂上哭喊道:“好漢饒命,好漢我投降。”
朱大山倒是樂了,笑道:“你投降?你投降有什麼作用,有何用處?我還得浪費糧食養你,我看還是殺了的好。”胡吉江聽見這話更是嚇的不輕,就差尿褲子。忙道:“我有用,我有用。只要好漢繞了我,你說什麼我做什麼。”朱大山拿起刀比劃兩下道:“好,那你給我說說,這大清和大明的兵制有什麼不同?你要說的好,我就饒了你,你要是敢胡說八道,現在就殺了你。”
胡吉江聽見能活命,也不猶豫道:“我說我說,這大明的兵制是衛所制,整個大明有多少衛所我不知道。但衛所分屯田和募兵,屯田制的衛所是明太祖皇帝創立,但道大明後期多數荒廢。這時後朝廷就多是採用募兵制。”朱大山一聽這都快扯到爪哇國去了,忙道:“這些我當然知道,你主要說說兵員多少和將領配置,其他的就不要說了。”
胡吉江不敢有異議,忙道:“要說著兵員啊!大明一個衛所設立指揮使一名,統兵士五千六百人。衛下有五個千戶所,設千戶,領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戶所下設十個百戶所,設百戶,領兵一百一十二人,百戶下轄兩總旗,設總旗,領兵五十,總旗下有五小旗,每旗十人。然後就是朝廷另外給的加的什麼遊擊將軍,參將,總兵,提督,巡撫,總督都不固定人數。有需要就多調幾個衛兵馬。這就是大明兵制,”
朱大山又道:“清兵呢?”胡吉江有道:“清兵就簡單,清兵共分八旗,正黃,鑲黃,正紅,鑲紅,正白,鑲白,正藍,鑲藍。三百人為一個牛錄,領兵官稱牛錄額真,五牛錄為一甲喇,領兵官稱甲喇額真,五甲喇為一固山,領兵官稱固山額真。這固山額真一般是旗主,對應漢名分別是佐領、參領、都統。八旗又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除了這些外,大明的一些投降清軍和地方清軍稱為綠營。這些兵制就是亂七八糟,有按明制的,有按清制的。”
朱大山見胡吉江說的詳細,自己也暗暗記下。然後對胡吉江道:“看不出,胡師爺還是個大才啊!”胡吉江忙謙虛道:“不敢不敢,我已經老實的說了,好漢你就饒了我吧!”朱大山道:“好啊!不過你是大才,我要放你走。萬一你再投降了清兵,那我們可就糟了。”胡吉江忙道:“不會,絕對不會”朱大山卻不願怎麼放過他,冷聲道:“現在你有兩個選擇,要麼給我當師爺,要麼我就殺了你,你自己選吧!”
胡吉江慘叫道:“你剛才可沒說啊!好漢怎麼能言而無信。”朱大山道:“我就言而無信了,怎麼辦嘛!你快點選,我可沒耐心,”胡吉江無奈,只得帶著哭腔道:“我選給你當師爺。”朱大山一聽大喜,忙把手裡的刀一扔,轉身就把胡吉江扶起來道:“哈哈,歡迎胡師爺加入,今後有胡師爺鼎力扶持,我們定當光復大明。”胡吉江對朱大山這淺顯的迷魂湯,就當是蚊子在耳邊嗡嗡叫。只是在心裡罵著朱大山是屬狗臉的,說變就變。朱大山說了幾句見胡吉江不理,也覺得沒趣。就帶胡吉江來到黃伯元道招兵的地方。
現在招兵當然不可能談什麼自願,黃伯元半要挾半強迫居然招了百五十人。朱大山看著剛招來的兵,大多是身體單薄,竟沒幾個強壯的。想來強壯的早被清兵強行帶走了。再加上川北這些年饑荒,種點糧食也被官府強行徵收,沒吃的能活著就不容易,那裡還能長得強壯。現在朱大山也顧不了這麼多,能招兵就算不錯,由不得自己挑肥揀瘦。想到這叫黃伯元把這些人都集中到縣衙門口去。然後自己也會縣衙了。
朱大山在聽了胡吉江介紹了大明和清廷的兵制後,對軍隊整編有了眉目。叫人找來苟興旺,程德群兄弟兩,林壯,宋高舉,周大柱,張永全和王老頭。等大家到齊後朱大山道:“不管什麼原因,咱們現在是清廷的反賊,不和清兵拼一場活不了。但要想掙個活命,就得有軍隊。沒有軍隊咱們是散沙,只能任人宰割。現在叫大家來就是商量一下,咱們整編軍隊,還有就是要奉誰的旗號。當下由誰來指揮,大家都說下吧!”
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苟興旺忍不住道:“我說就由大山兄弟來指揮,昨天不是說了要抗清復明嗎?大家就奉大明的旗號。”王老頭今年已經五十,少了年輕人的衝勁,誰來指揮他是無所謂。見苟興旺怎麼說也道:“我看也是山娃子你來指揮。”另外幾人現在想的最多就是怎麼活下去,聽見這樣說都到:“對對,當由你來指揮。”
朱大山見大家同意自己來指揮,本來為爭取指揮準備的說辭都用不上。便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就來說下隊伍整編的事情。”朱大山看了下大家,見大家都在聽接著道:“既然我們奉了大明的旗號,那我們就沿用大明的兵制。除去糧倉的五人,縣大牢的二十人,幫忙治療傷兵的五人,王老帶著做飯的十人。這些人先不算,能分配的兵員有駐紮在西,南,北三門的各十人,東門單獨有二十人,另外現在住在縣衙的有六十人。黃吏員又在縣城招了一百五十人。咱們現在總共有兵員剛好三百人。按兵制十人一小旗,五旗為一總旗,兩總旗為一百戶,每百戶是一百一十二人。但我根據我們現在的情況改動了下,定為十人一小旗,選一人為小旗官,由總旗任命,五旗為一總旗,設總旗官一名,副總旗一名,另配伙伕五人,選一人為伙伕長,負責整旗的伙食。以後行軍,駐紮其他兵員不用操心伙食。一總旗共五十七人。”
大家聽到朱大山這麼一說都笑道:“以後走到哪裡都不會擔心餓肚子。”朱大山示意大家安靜,接著道:“兩總旗為一百戶隊,設百戶一名,副百戶一名,配護衛十人,百戶與副百戶各五人,一百戶共一百二十六人。百戶之上暫不設官職,由我直接指揮。另選出會拉弓射箭的人,暫時充任傳令併兼顧我的護衛。我欲另立輜重兵,剩餘其他人暫時充當。”朱大山說完後,看大家都瞭解後道:“成軍必有號,從今天起,咱們就叫復明營,取光復大明之意。現在我任命第一百人隊百戶長為苟興旺,副百戶宋高舉,下屬總旗官程德群,副總旗張永全,總旗官孫彬,副總旗馬榮。第二百人隊百戶長周大柱,副百戶程德義。下屬總旗馬元傑,副總旗羅大牛,總旗蔣超,副總旗孔令英,然後小旗就由你們自己下去安排任命”
這孫彬,羅大牛,馬榮,馬元傑都是年前安置的流民,在校場的時候就響應朱大山,而且在校場上還打死了差役。所以這次朱大山把他們都提拔起來。蔣超和孔令英是本地人,昨天見朱大山等人殺了縣令,主動來投靠的。而且昨晚二人和清兵交戰的時候,表現都很突出。朱大山也讓他們帶一總旗。
這時大家都消化掉朱大山說的話,也同意朱大山的安排。只是林壯見朱大山一直沒點自己的名字,頗有些不高興。朱大山看著眼裡也沒說什麼。
朱大山見大家又安靜下來,又道:“林壯兄弟是獵戶出身,就由你去挑選會拉弓射箭的人,然後全部由你帶領。”本來林壯先還有點不高興,現在聽到朱大山的安排心裡頓是舒坦了。他雖然不是百戶,甚至連個官職都沒有。但他的這個任命等於是朱大山的護衛隊長,見誰都得大一級,再說後面要是再有兵員,他這就是直接另外一個百戶隊。所以林壯也就欣然答應。
朱大山又道:“輜重兵暫時由王老帶領。好了如果沒有其問題的話,等下大家出去就把所有的人召集起來,駐守各個城門的兵仍歸之前各自帶領,不夠人員的等下補夠。等大家自己選好自己的兵,吃完這頓飯以後,各個總旗就各自安排伙食。需要糧草每天在黃吏員處領取。下午就開始訓練,咱們沒有多少時間。”說完這些就讓王老頭先帶人去做飯,告訴他等下輜重兵都直接先留在縣衙。然後就讓大家先去挑選士兵。
這時張永全輕聲問道:“軍餉怎麼定呢?”其他人聽見張永全怎麼問,愣了一下然後都看著朱大山。軍餉的問題朱大山也考慮過,但現在沒錢,也還沒有解決的辦法。現在張永全來問,朱大山想來下道:“現在都沒軍餉,等我們真正打下一塊地方再說吧!現在就算發了軍餉也沒命花。”眾人一想,也覺得又理就不在說什麼,各自分開。
朱大山又來找到黃伯元,把讓他管理糧草的是跟他說了,黃伯元也沒說什麼就答應。然後又讓胡吉江去統計能動用的錢財和糧草。朱大山正要走卻被黃伯元叫住,道:“你怎麼處置那些清兵和欽差儀仗的人?打算什麼時候處置呢?”
朱大山道:“我正想處理,要不黃吏員和我一起去?”黃伯元想了下,見現在也招不到兵。道:“好吧,我和你一起去,那些人一個處理不好就是禍事。”說著招呼在這招兵的二十人收拾東西,然後帶著人和朱大山一起去縣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