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再過兩個月沈靈汐這個皇帝,連這些臣子的俸祿都要發不起了。
有了這種危機感,沈靈汐就覺得當務之急其實還是去弄銀子,很明顯建業城的銀子都在富商巨賈,還有那些貴族豪門官員手裡。
不過雖然沈靈汐是皇帝,但是還真是不能硬搶這些人的錢財,這樣只會讓原本剛剛鞏固的皇權產生裂痕。
沈靈汐知道其實每個皇帝身後都是代表著這些富商貴族官員的利益的,如果哪個皇帝一下班這些人通通得罪了,那肯定皇位就不穩了。
明白這個道理,沈靈汐又要想辦法將這些人的錢財掏出來,那就只有想想現代的一些個招數,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把錢拿出來。
首先沈靈汐想要弄一個步行街,將建業城有些零星的商業集中起來,而且這個街上的交易還可以免商稅,還能弄一些別的花招,總之沈靈汐有的是辦法讓這個步行街火爆起來。
那個時候建業城以及周邊的人群都會被這條商業街吸引,這樣一來沈靈汐就可以高價賣商鋪,還可以在步行街附近的土地用來高價賣土地。
而拆遷一些百姓的舊房屋,這個本就花不了多少錢,說不定被拆遷的百姓還非常高興能把舊房子換新房子,沈靈汐也可以大賺特賺。
其實這種拆遷舊房子,再在原本基礎上修商業街的辦法,沈靈汐是借鑑於前世的現代。
不過這個方法其實對任何一家都沒有損失,反而對各方面都是有好處的。
首先沈靈汐可以拿著這些土地合理合法的再賣一次,吸引的商人也可以拉動建業城的經濟,給建業城的百姓多一些就業的機會,雖然商業街免稅看起來有些損失,但是其中創造的收入始終還是要到其他地方消費,就會同樣被收稅。
再者被拆遷的百姓可以用原來一錢不值的舊房子,換其他地方新修的房子,說不定還可以得到一筆錢財上的補助,相信所有百姓都是非常樂意的。
再次因為沈靈汐的扶持政策,這條商業街的生意肯定火爆異常,這個也可以為商人帶來不菲的收入。
可以說是一個一箭三雕的好主意,而且也不會違背沈靈汐不強迫富商和百姓的初衷。
想到這個來錢快,又不需要成本的好主意,沈靈汐就換上普通百姓的衣服,親自去建業城中挑選合適的地方作為商業街的地址去了。
在沈靈汐的想法裡面,商業街還是在人口密集的城中心地段更好,如果太偏遠的話,百姓買東西會非常不方便,人氣就難以保證。
而為了在後期高價賣土地,沈靈汐這次會多拆出一些舊房子,把商業街周邊的土地都騰空,這樣前期可以作為停放馬車的地方,還可以弄些夜市什麼的。
而後期一旦商業街火爆了,這些周邊空出來的土地就可以拿出來高價轉賣給富商巨賈,他們可以在上面修酒樓,或者修客棧娛樂場所都可以。
這個沈靈汐就不用為這些富商巨賈抄心了,畢竟人氣有了政策有了,那些商人對於做什麼最賺錢是非常敏感的。
於是沈靈汐在距離皇宮十條街道之外的地方,選好了以後商業街所在的地方,然後沈靈汐坐著馬車將這建業城最中心的地方給繞了一圈,感覺需要拆遷的百姓也不會太多,才滿意的回到皇宮之中。
於是在皇宮裡,沈靈汐就拿著草稿紙畫起了未來商業街的大概規劃,有些地方不太懂,又去叫了工部的官員來協助規劃的安排。
工部的官員都是建造方面的行家,一看陛下沈靈汐弄得圖紙,就知道沈靈汐想要修什麼了。
剛開始工部還有些詫異,以為陛下要弄這處地方自己享樂,就有些想要勸住沈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