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醫生。”
張宇來到醫館,身後還有他爸和他姨夫,以及被架著的張兮兮。
“你們這是……”陸九見狀,也是不明所以。
張宇解釋道,“陸醫生,我妹她病情突然發作,情緒已經開始不受控制了,你看有沒有辦法治一治?”
聞言,陸九目光移向張兮兮。
僅從表情和眼神來看,確實是有點神昏的狀態。
仔細觀察的話,這女孩的嘴巴還在不停地嘀咕。
這似乎已經到癲狂的程度了吧。
一開始根據張宇的描述,陸九認為他的妹妹應該是心腎不交,但此刻看到本人,他發現這已經遠遠不是心腎不交的情況了。
憑藉望診,陸九初步判斷是癲狂。
何謂癲狂?
癲證以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沉默呆鈍、語無倫次、靜而少動為特徵。
狂證以精神亢奮、狂躁剛暴、喧擾不寧、毀物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徵。
二者在臨床上症狀並存,相互轉化,不能截然分開,故以癲狂並稱。
癲狂病名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癲狂篇:“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
“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
癲病剛開始表露的時候,患者先是悶悶不樂,頭部沉重且疼痛,眼光發直,全眼通紅,當進一步加重發作時,就會心煩不安。
狂病開始發作時,病人少睡,不知飢餓,自認為高尚、賢良,自以為能言善辯、才智過人,自覺得很尊貴,愛罵人,日夜不休。
《黃帝內經》素問·脈解篇也說過,“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意思是所謂陽邪亢盛發生狂病癲癇的人,是因為陽氣盡在上部,陰氣卻在下面,下虛而上實,所以發生狂病和癲癇病。
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心腎不交日久,才會出現上實下虛的情況,也可以說是上熱下寒。
因為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狂證發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火邪擾心。
癲者屬陰,心虛而血少,陰氣病則為癲。
也就是說,發有癲狂的人,不僅心這裡不僅虛,還有一團邪火在燃燒,以至於患者上半身極熱,從而剋制了肺金,導致陰陽失調,迴圈不暢,腎水得不到肺金宣肅而下的火,導致腎水愈寒。
“你們把她弄過來吧,放在床上控制住,”陸九說完,給前面這位剛把脈結束的大爺道了個歉,就取出毫針準備給張兮兮扎針,“睡衣裡面有穿衣服的對吧,那行,把睡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