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蘇毅不坐沈凌的車也不行了,因為他壓根就沒有薛家的地址。
以後賺了錢抓緊得買一輛車,不然太不方便。蘇毅暗下決心。
下床洗漱完畢,在等沈凌過來的空當,蘇毅邊吃早點邊看薛琳發過來的照片。
這張照片上的畫叫做聽松圖,畫上一個士子雙眼微閉,負手站在一塊大青石上裝逼,大風吹過,身後松濤滾滾......和大多數畫家畫松石的剛勁不同,此畫筆法婉約柔美,怪石用充滿柔和線條畫成,不似嶙峋卻很圓滑,襯著古松,一點也沒有違和的感覺。
這幅畫拍的非常清晰,蘇毅只是掃了兩眼,眉頭馬上便皺了起來。
在這副長約一米寬約七十公分的畫上,至少有七八處地方已經嚴重破損,整幅畫幾乎成了棕色,許多勾勒出來的淺色線條已經看不清楚,在印有作者名諱和標註日期的地方,一堆暈開的墨跡混在一起,壓根看不清什麼。
雖然不知道作者是誰,但這些年蘇毅在蘇清海的薰陶下,對字畫方面的鑑定已經有了很深的造詣,這張照片如果沒有經過加工修飾,絕對價值不菲。
嗯?筆法怎麼這麼熟悉?盯著聽松圖,對於這幅畫的筆法蘇毅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一時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算了,不亂猜了,還是交給系統吧。搖了搖頭,蘇毅直接把這幅畫傳到神級P圖系統裡,經過極短時間的掃描,數行字在螢幕上顯現了出來。
“分類:字畫類。破損等級:5級。所需積分:10。使用者積分:37。請問是否對本圖片進行破損修復?”
蘇毅直接點了否,麻痺的,什麼好處還沒有撈著呢修個雞毛?剛點完否定鍵,又是兩行文字從螢幕上閃現:作品年代:公元1110年。作者:李唐。
我草,竟然是李唐的作品?我說怎麼有點眼熟,蘇毅一口豆漿差點沒噴出來,這他媽的竟然是真跡?
作為文雅軒老闆蘇清海的孫子,蘇毅自小就聽爺爺講解從古到今各個朝代著名書法家和畫家的典故,並且被蘇清海強迫牢記他們的筆法特點以及代表作,每天一考,記錯一題就是竹板伺候,為此蘇毅有一段時間屁股總是腫著。
對於李唐,蘇毅絕對不陌生,這廝是南宋人,剛開始畫畫時走的是婉約路子,說白了就是畫畫跟女人似的沒有剛勁可言。
但是自金兵入侵以後,這廝突然像是人格分裂了一般,畫風驟變,筆下的人物風景猶如刀劈斧砍,晚年更是去繁就簡,獨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特別強。
李唐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深的影響,可以說是南宋水新畫風的標誌,其代表作《教子圖》《清溪漁隱》《萬壑松風》《采薇圖》被奉為畫界至寶,其中《采薇圖》更是被故宮博物館收藏。
蘇毅之所以看著這幅聽松圖比較熟悉,是因為多年前蘇清海曾收藏一幅李唐早期畫作的臨摹版本,當時蘇清海還曾拿這幅臨摹本考過蘇毅一次,結果是狠狠捱了兩竹板子,所以蘇毅事隔多年再次見到這種畫風時仍有印象。
另外,蘇毅好像還記得李唐早期的印章不是現在的名字,而是叫李清玉,女人一般的名字,再加上畫風婉約,當時蘇毅還一度認為這李清玉跟李清照有關係。
把這些資料全部記到腦子裡後,沈凌還沒有來,蘇毅剛想著是不是打個電話問問,後院又突然想起了“啊啊”的怪叫聲。
“啊哦啊”“啊喲啊”白板蹲在柿子樹上引頸高歌,聲音跟刮玻璃似的,刺得蘇毅隔膜一陣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