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女孩子,本應該是花樣年華正好青春,但2年前開始,她的生活徹底被打亂了。
女子姓譚,湖南人,大學畢業不久。
畢業後找工作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碰了幾次壁後,譚小姐大受挫折。
那段時間情緒異常低落,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覺得人生失去了價值,終日鬱鬱寡歡。
睡眠也開始差了,睡不著,容易醒,做噩夢。
與父母訴苦,跟朋友抱怨,得不到正確的開導,譚小姐連再去面試的勇氣都沒了。
到後來,連跟朋友聚會、逛街的興趣都沒了。
一天天癱在家裡,滿面愁容,話也不說,間斷會以淚洗臉。
一個比較好的朋友發現了她的異常,跟她父母說這可能是抑鬱症啊,搞不好會自尋短見的。大家一聽抑鬱症幾個字,都嚇得不輕,自己的女兒怎麼會得抑鬱症的呢,都是聽說什麼電影明星才會有抑鬱症,自己寶貝女兒怎麼會這樣呢。
大概是工作不順利,心理受到巨大挫折吧。
連哄帶騙,父母把23歲的女兒帶到了當地醫院心理科,講述了這段時間來的經歷和情緒,說女兒這幾個月來變得茶飯不思,寡言少語,行動遲緩,還會時不時哭一小會兒。
會不會是抑鬱了?父母問醫生。
醫生也問了很多問題,最後問家裡是不是有類似的病人,比如有無精神障礙方面疾病的。父母稍微想了想,支支吾吾地說,孩子的表姑腦子有些問題,好幾年前就瘋了。
這就是有家族病史了啊。
抑鬱症。醫生經過評估後給出了診斷。
本想著醫生能給出別的診斷,畢竟抑鬱症這是個心理精神疾病,譚小姐的父母始終不能接受,得這病真不光彩啊。
不死心,決定換一家醫院再看。
去了當地一家三甲醫院,還是找了心理科醫生,給出的診斷也是一樣,就是抑鬱症。
父母仰天長嘆,雙鬢頓時又斑白了不少。
認命了,既然前後2個醫生的說法都是一樣的,估計娃就是這病了,真是命苦。那就吃藥吧。這病能治好嗎。他們很關心這個問題。
吃藥多數都能控制,有些人效果後的後期可以嘗試減量或者停藥。醫生給出了答覆。但一些藥物有些副作用,必須在我們指導下使用,不要自己擅自加量或者減量。
拿了藥,一個叫做鹽酸氟西汀片的藥物,還有兩個其他藥。反正都是治療抑鬱的。
吃了藥以後,譚小姐的情況似乎稍微好了一點,好像開口說話多了一些,但效果並不長久,而且反反覆覆。
中間也調整過了幾次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