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床在走廊的末端。
周野吾跟在主任身後朝著走廊深處走去。
這種久違的感覺讓他有些莫名奇妙的激動,甚至說是自豪?
他很喜歡這種做醫生的感覺,不敢有說濟世救人的美好理想,但是他真的很喜歡看著那些病人從病痛裡恢復到健康。
他只是一名專科學歷的醫生啊,這種恥辱一般的提醒總會縈繞他的心頭。
距離上一次進入病房,並且是一名醫生的身份進入,已經過去將近兩三個月。
實習期後的空檔假期,讓他都快要忘記自己這個身份了。
……
……
“小吾,你先進行問診和查體,我看下你問診和查體怎麼樣。”陳日源在推開病房的門前,小聲的對周野吾吩咐道。
他原本以為自己只是跟著眼在這位以一流醫術著稱的主任身後,記錄寫病人的情況便好了。
沒想到一上來,竟然就是自己親自上手了。
怎麼就省略了示範的過程呢?
唉。
硬著頭皮上吧。
實習醫院出來以後,周野吾差不多快忘記了問診的步驟。他走到17號床前,而陳主任這時候已經站在了一側去了。
“你這次是怎麼不舒服過來住院的呢。”周野吾對著17床的病人問道,他雙眼聚精會神的看著17床的男病人。
不過讓周野吾有些意外的是,這個病人就像早就做好準備一樣,臉上是一種莫名的平靜,與他經歷過的任何病人都不一樣。
而且那種平靜就像他知道主任這個點會來病房,但周野吾一下子又覺得自己怎麼會在想這麼莫名其妙的事情……他是陳主任門診看過的病人,自然是認識的,也許早就打好了招呼這個點來看他。
男病人還未開口說話,陳日源輕聲咳嗽了一下,周野吾馬上明白其中的意思。
他重新振定了下,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一般問道:“您好,你叫什麼名字,這次是怎麼不舒服過來住院的呢?”
問診一定要先確認患者身份,核實是否本人,這是避免醫療事故里很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點。
男病人微笑著,那種笑容很僵硬,顯得非常客套,他的聲音有些孱弱,“我叫李司鳳,我就是一直髮燒,頭很痛,所以來醫院看病的。”
周野吾繼續問道:“在家有測過體溫嗎?最高多少度,為什麼會發燒呢,最近有沒有淋雨或者吃海鮮這樣的經歷?”
李司鳳說道:“體溫自己在家測最高有39.2,沒有吃海鮮,我也不知道怎麼就發燒了。”
“那你體溫波動情況自己知道嗎?”周野吾在紙上記錄下了體溫,表情嚴肅,似乎已經進入了狀態。
李司鳳淡淡的看著這個也如自己一般大的少年醫生,很隨意地說道:“一直在39以上,最高到39.2,現在也還沒降下來。”
周野吾若有所思的想了下,體溫持續在3940左右以上的高體溫水平,這不是典型的稽留熱嗎?
稽留熱常見於急性感染型別的疾病,例如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的高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