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建議你……還是再看看吧。”寶友突然一本正經的和張揚說道。
“再看看?看一萬遍,你這件東西也不對。”
張揚對著鏡頭撓撓頭,表示不理解寶友的意思。
對方說話的語氣,怎麼好像黑社會勸被綁架的人:你再好好想想伱的銀行卡密碼是什麼!
難道這個唐三彩有什麼說法不成?
令張揚感到意外的是,寶友沒後續的臺詞了,直接鏡頭一轉,對準了桌面上一件彩色的盤子。
看配色的話,應該是唐三彩的盤子。
盤子上面紅綠相間的紋飾非常的簡陋,盤子中心還有不少色團,很明顯是在故意模仿唐三彩的那種感覺。
“那這件呢?”寶友問。
“假的,也是小日子的工匠臆造的。”張揚回答的又快又好。
唐三彩是低溫釉,也就是常說的“含鉛量”過高的釉面,所以出土的唐三彩裡很少有出現盤子。
更何況是這麼醜的盤子。
“這種臆造品,簡直是浪費原材料。”張揚評價道。
“好好好。”寶友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接著又把鏡頭對準了一件西域胡人造型的陶俑。
“這件呢?”寶友又問。
“一樣啊,也是小日子的臆造品。”
“剛才一共三件,都是你在拍賣會上拍的嗎?”
“是,不過真假先別說的這麼死。”寶友語氣很平靜的說道。
張揚笑了笑,他好像已經猜到寶友要幹嘛了。
接下來,寶友一連展示出來七八件唐三彩,器型涵蓋盤子、駱駝、人俑等等。
在這些東西,全部都被張揚鑑定為假的後,寶友直接拿出了一份檔案。
《橫濱麒麟拍賣公司拍品成交合同》。
合同應該是那個西域胡人俑的,上面寫的描述詞是:
【本品為陶胎所制,呈人俑狀,頭部捲髮,頗具西域胡人樣貌特徵,面部刻畫細緻……俑體表面施彩,橙色的服飾與淺色調的膚色形成對比,展現盛唐絢麗的繁盛之貌】
“不錯啊,詞寫得真不錯。”張揚評價著點了點頭,沒想到橫濱的拍賣公司寫起中文鑑定詞來,也這麼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