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提供幾張紙罷了,成本幾乎為零,但是售價卻近萬元。
問題是,這樣不會損害博物館的名聲嗎?
對此,汪建業當初給的解釋是——這隻會讓海林博物館更有名。
當一件件帶著證書的假館藏流入市場,買到它們的人,肯定得了解一下海林博物館的相關資訊吧。
這不就相當於給博物館做宣傳了?
掙錢,還能免費宣傳,簡直就是計劃通。
“不過館長您放心,自從您來以後,這事兒我們已經暫停了。”
“這一點,館裡的其他同事都能證明。”
張揚聽完後,這次輪到他沉默了。
如果不是當初的變故,也許現在,海林博物館已經成了國內贗品市場上的一塊金字招牌。
而那些相信他們手裡帶票據的藏品是真品的人,將會被稱為“博物館幫”。
“找你買票據的人的聯絡方式,還有嗎?”張揚問。
“有啊,他之前找過我們,想找館長你聊聊後續合作的事,但您拒絕了。”
“我什麼時候拒絕的?”
張揚不記得自己幹過這樣的好事兒。
“之前有個美術館的負責人,您還記得嗎?”何館員提醒道。
“你是說,臨海本地的那個美術館?”
張揚有點印象,當時那個美術館的老闆找他,說想合作。
但是因為他們送來的資料,和博物館不太契合,被他拒絕了。
“我記得他們美術館的主營業務,是海外藝術品交易吧?”
“藝術品交易只是順帶的。”何館員解釋道:“他們掙錢的業務,還得是賣假古董。”
“那等我回臨海了,咱們一起去看看。”
張揚想著,得去那邊問清楚,那些帶著博物館單據的假古董,都流向了何方?
……
三天後,臨海昌盛街。
何館員開車,帶張揚一行人到了【埃伊美術館】前。
同行的還有熱心市民劉先生。
今天劉隊長休假,他來給張揚送錦旗,剛好趕上他們要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