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寶友那件,海林博物同款的仿品嗎?”
怕自己看錯,張揚找工作人員要了這件藏品的全景影片、和送拍藏家的資料。
果然很像他鑑定過的那件,甚至連生產時間都一樣。
但不能完全確定是同一件,因為仿品生產時,一般是成批的。
送拍人叫蔡敏敏,女性,34歲的盛海本地人。
她顯然不是當時找張揚鑑定的男寶友。
而且工作人員都帶著寶友去報案了,這會兒,案件應該還在調查中吧。
這樣明顯的贗品,怎麼會進拍品名單?
張揚的第一反應是,有人拿著同款的贗品,成功騙過了某位不那麼專業的鑑定專家。
像這類清朝地方機構的公章,如果是真品的話,確實有送上拍賣會的資格。
哪個專家?扣工資!
張揚把這件事暫時記在心裡,準備把全部拍品看完,再一起算總賬。
但他才繼續翻動了幾頁,就忍不住了。
放下資料,他迅速撥通了拍賣行負責人的電話,就是之前丁強介紹過的潘經理。
“張館長,您有什麼事兒嗎?”
電話那頭,潘經理所處的環境有些嘈雜,叮鈴鈴的座機鈴聲不時響起,應該還在公司加班。
“潘經理,有幾件拍品有問題,幫我查一下資訊。”
“編號分別是……”
“您稍微等一下。”潘經理的聲音有點惶恐:“我登入下內網。”
“好了,您報一下編號。”
“不用了,你直接查蔡敏敏這個人吧,有問題的拍品,全是她送來的。”
三分鐘後,八件問題拍品背後的資訊,全部被調了出來。
潘經理挨個匯出,發給張揚後,靜靜等著他的回應。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遲遲聽不到張館長的聲音,老潘背後已經開始冒汗了。
千萬別出事啊。
“潘經理……”
張揚的話讓老潘心裡一緊,他趕緊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