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之志高遠!小民深感佩服!”
“好啦,歸根結底,這些想法,現如今也不過就是大餅而已,想要真正的實現,還要立足於當下,且說說,你是如何構想的。”
......
呂良說了很多,很多想法,可以說在這個時代中,簡直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不過,在劉啟的心中,卻聽起來很是過癮。
雖然劉啟也有想過,只不過,他比自己想的,要更為細緻一些。
總結起來很簡單。
首先,保證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得到皇上的充分認可,做足登基的準備。
其次,做好扳倒楊文淵的計劃。
當了皇帝第一件事,便是改變朝廷舊的制度,更換於適應如今大慶的新秩序。
待內政平穩後,當立即削藩,將一切權柄集中在朝廷,也就是自己的手中。
從這時開始,就可以環伺諸侯各國了。
分而食之,逐漸擴充,待幾百年以後,慶國便可利用目前打好的地基,以及制度,逐漸將各諸侯蠶食,屆時天下將歸於大慶。
至於劉啟所說的華夏以外之國,並沒有在他的設想中。
但呂良也補充到了,那一日強大的慶國,想實現這一理想,並不是天方夜譚之事。
計劃就這些,每一件事都是可以說萬難。
尤其是開頭,若是走不好,那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後面的想法,自然都不能實現。
當然,呂良所說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許多要實行的策略。
能按照計劃,到改變慶國,把策略這些都變為現實,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了天道之策。
但劉啟聽完後,卻搖了搖頭,給呂良的感覺,似乎並不滿意的樣子。
“殿下,難道以為,小民之策,難道有所不妥?”
劉啟搖了搖頭。
“並不是,你的策略很好,本王非常欣賞。”
“不過,這事件上,未免太長了一些,幾百年後,那本王豈不就看不到,天下歸於大慶的那天了。”
呂良上前躬身行禮。
“殿下,如此大事,百年能夠實現,這都已經是很短了,想我中華有國開始,到合於大夏,這可是經歷了近千年。”
“殿下所做的是,乃是利在千秋之事,急不得的。”
劉啟呵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