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皇帝的面,竟如此形容滿堂文臣,實在叫人難以忍受。
“陛下,殿下之言,有辱過甚,老臣不服!”
“老臣亦然!”
面對群臣指責,劉啟負手而立,面容毫無懼色。
“父皇,據兒臣所知,秦國不是當日之秦國。”
“經一位叫做商君的變法,今日之秦國,不僅日益富強,更有著一支強大的新軍,不日便可有對戰各方諸侯的實力。”
言落,朝臣皆笑。
“殿下,這便是你所說讓我等汗顏之論?恕老臣無禮,簡直就是危言聳聽。”
“什麼新軍,什麼國力富強,即使如此,我朝豈能不知?還是說,殿下的訊息,比皇上都要靈通?”
尚書郎王振的質疑,讓眾臣一陣嗤笑。
可劉啟卻是昂首挺立,哼笑了一聲。
“所以,本王才說爾等無能。”
一個跟在楊文淵屁後的老登而已,劉啟豈會將他放在眼中。
完全不再理會眼前眾臣,抬頭與慶帝四目相對,說話的聲音,還故意提升了幾分。
“父皇,兒臣之所以招募這幫秦人,就是為了解秦國之法。”
“如今之秦國,暗藏韜晦,為的,就是為了某一天舉兵出關,奪回失地。”
“若父皇不信,儘可派人去查,秦國是否如今,頻頻探查邊境,又抓了我多少大慶的兵士。”
雖不知劉啟所言到底是否屬實,可這番言辭,卻是讓朝臣神色一緊。
慶帝眉頭驟然凝重。
“朕且問你們,我兒所言,可是真的?”
面對高階上的慶帝,一眾秦人如驚弓之鳥一般。
“陛下,太子所言,句句屬實!”
“沒錯,陛下,雖然我等不知新軍到底有多強,可卻知我秦王之志,為的就是有天能夠收復失地。”
“陛下,休要聽這秦人信口雌黃,縱使秦國成立新軍,豈能是我等大慶朝的對手?”
“那如果再加上匈奴呢?”
劉啟此言一出,朝臣無不驚駭,皆倒吸一口涼氣。
就連坐上的慶帝,都不禁為之色變。
“劉啟,你說秦國會跟匈奴聯合?”
“沒錯,父皇,如今的秦國與匈奴多有往來,這次犯我疆土,就是為了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