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金額數字,李非凡感覺自己整個人都飄了,呼吸都變得灼熱幾分。
尼瑪……
2500W的無責任保底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英雄聯盟電競圈子裡面的工資水分其實很大,有的看著說是500W的年薪合同,但實際上合同裡面有大部分金額都是獎勵條款。
一般來說簽訂這種獎勵條款多的合同都是那種有潛力,但還沒有展示賽場實際能力的新人。
李非凡就是這樣的例子。
他跟IG的合同帶有對賭性質,但本質上也是帶有獎勵條款的合同,帶領隊伍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就能拿到相對應的薪資。
那種拿無責任高底薪的選手,往往都是那種成名已久的明星選手,在跟俱樂部的談判過程中有主動議價權。
比如烏茲,廠長。
像IG隊內能夠拿到這種合同,享受這種待遇的人就只有一個,宋義進。
他的年薪上千萬,都是無責任的底薪,也算是王校長給他堅守戰隊的一份忠誠獎勵吧。
也就是說,自己啥事情都不用幹,只需要簽訂一份合同,就能拿到普通人努力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金額?
給他打電話的人是京東戰隊的實際話事人蘭柏青打來的,京東戰隊他佔股60%,電商京東佔股40%,作為實際大股東,他的話語權更大一點。
京東相當於是獲得了一個冠名權,就等於是一個行走的廣告位嘛。
“只要你能加入我們JDG戰隊,絕對會圍繞你來打造隊伍,你想要跟誰當隊友儘管開口!我們來負責幫伱實現,一定圍繞你打造出一支具備奪冠實力的陣容!”
這些人也都懂,你單純的給李非凡開天價合同,但戰隊陣容不做任何保障的話,對李非凡來說肯定是沒有任何的吸引力。
除非李非凡想要躺在首冠,FMVP的功勞簿上吃一輩子,但他才17歲啊!!
怎麼想都不可能會提前進入養老狀態。
李非凡只是客套的說了幾句,並沒有給與任何實質性的回覆,就說自己需要認真考慮考慮。
但私底下聯絡他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就目前公佈的情況來看,LPL在明年也就是S8賽季將擴軍到14支戰隊,除了今年現有的幾支隊伍外,VG戰隊趕上了末班車,在最後一屆LSPL裡面成功拿到了升級名額,成為最後一支靠升降級機制闖進LPL聯賽的隊伍。
除此之外,有幾支戰隊變賣了自己的名額。
比如NB戰隊被資本收購改名為FPX,曾經在S6完成三級跳的IM戰隊也被打包賣給了Bilibili,IM的老闆找叔叔爆了一波金幣然後功成身退。
滔搏體育收購了Dan戰隊改名為Top,而敗家國度也投資了一支LPL戰隊,取名為RW戰隊。
看看這些確定新加入LPL戰隊的背後資本,其實就一目瞭然。
要麼是電腦裝置,要麼就是電商,以及運動產品,這些產品的面向人群就是以年輕人為主,跟電競玩家的受眾高度重合!
一年上億的廣告費投在其他渠道也是投,為啥投在電競行業呢?
畢竟在其他渠道的效果和轉化率未必能有電競行業高,畢竟電競行業就等於是定向的對年輕人進行廣告輸出。
就連叔叔這種依靠二次元起家的人都忍不住來電競行業分一杯羹,就足以知道電競行業對於這群大資本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戰隊的老闆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