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管家的解釋下,將兩列的數字一對比,彌都便明白了王管家的意思:“你是想說,黎焰賣給你們的價格,比賣給孟家的價格高了五成?”
話裡隱隱壓抑著怒氣,因為他意識到,問題並非那麼簡單。
王管家沒有回答,語氣波瀾不興:“還請都部署再往回翻到賬本的第九頁,從第四列一直到第十三列,那是孟家給黎先生的回禮。”
回禮?
聽到這兩個字,彌都的眉毛一挑,忙不迭把賬本往回翻,果然,在王管家所說的那幾列都看到了一筆不小的數字,而這幾項的說明裡,皆是以各種理由陳述的“漂沒”。
彌都雖然不會算賬,但也看得出這幾項加起來,差不多有所售皮貨總價的三成有餘。
所以,這一本賬,不是黎焰呈給大家看的公賬,而是一本私賬。
僅從這幾頁來看,王家想告訴他,黎焰賣給孟家的皮貨本是低價,但孟家回給了黎焰三成,總的加起來,仍是比賣給王家的價格低了兩成,所以王家吃了大虧。
但彌都想到的,卻不止這些。
孟家的三成回扣,都進了黎焰的口袋,而高價賣給金陵王家的皮貨,黎焰又扣下了超過一半的收益!這意味著什麼?
彌都沉下了臉色,王管家卻沒有停下,又陸陸續續地點出了賬本中的問題,等差不多都說完了,這才向林若和慕容衝示意,站定不動,不再開口。
彌都臉色愈發黑沉,看向林若和慕容衝:“王家真是好手段!”
“生意人嘛,最容不得有人在跟前耍手段。一旦發現了,總得讓人付出點代價。”林若冷笑著回應,“這只是黎焰和孟家幾次交易的賬本,若不是前些時候有客商嫌棄我們的皮貨價高,我們還不至於發現這些年來,黎焰從我們王家多撈了多少錢!”
彌都心中怒火中燒:他可不僅僅從你們王家撈了不少錢,他這是利用整個北契在滿足自己的私慾!
林若憤憤不平地繼續說道:“如果沒有猜錯,黎焰手中應該有至少兩套賬本,給你們的賬本,其中一本賬本上記錄的賣給王家的皮貨價格與賣給孟家的並無二致,呃……”
餘光暼了一眼彌都,林若最終還是決定補充了一句:“當然,你們也看不懂。”
彌都的臉色更黑。
對於商人來說,擋人錢財,堪比殺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而對於北契人來說,這種偷奸耍滑、中飽私囊的行為,更是人神共憤!
“這些年,黎焰中飽私囊攢下的錢,可不比北契拿到的少啊!”
林若輕描淡寫地一句話,最終徹底點燃了彌都對黎焰經年累月積攢下來的怨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