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字字觸目驚心!
犀利的質問,一語中的,打在他最繃緊的神經之上。
虎賁軍的餉饗,正是他這幾日來最為頭疼的問題!國庫是真的空啊!可掏空國庫的是他一個人嗎?顯然不是!“官”字上下兩張口,戶部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吏這麼多,又有多少“口”呢?沒一張“口”,都嗷嗷待哺地等著銀子去填滿呢!
而且不僅僅是戶部裡,戶部外,也有數不清的“口”等著填塞呢!
是,他是伸手了,但他伸手拿的錢,都進了他的口袋嗎?當然不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進了太子的口袋!
太子是誰?是儲君,是未來的東魯之主!太子從戶部裡拿錢,難道不是從自己的口袋裡拿錢嗎?只不過是“提前”從自己的口袋裡拿錢罷了。
這樣的說辭,大家都懂,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若是這暗賬曝在明宗皇帝的御案之前,能這麼說嗎?顯然不能!而且,就算說了,太子也不會認!落到最後,他還得多個誣陷太子的罪名!
沈狄握著匿名信的指節發白,這樣的警告被送到他的手中,他想到最多的,不是反思,而是憎恨!憎恨這個殺千刀的送匿名信的幕後之人,憎恨狡猾奸詐的林家竟然在皇帝面前賣乖,讓戶部捉襟見肘,憎恨太子對他越來越疏遠,這些天來一直熱衷於和章煦、黎焰商討青苗法和青苗款的章程,對他所密報的他在戶部當前的窘境置若罔聞。
“啪”的一聲,沈狄的手重重地拍在桌面之上,渾身散發著陰鬱之氣。
“父親?”
門外傳來了關切的呼喚聲,但沒有允許,即便心中擔憂,不敢推門而入。
沈狄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是通兒吧。”
沈家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沈晾,次子沈通,幼子沈讓。
長子和次子都是姨娘所生,一個擅於武,一個精於文,聰慧非常;夫人嫡出的幼子沈讓也不是不聰明,文武之道,算不上驚才豔豔,卻也勉強能在一眾官宦人家的公子中算得上佼佼之輩。偏生因為是嫡出幼子,府中上下都寵著,難免心高氣傲,不聽勸諫,雖然文武皆通,卻也是兩樣皆稀鬆。也正是因為如此,沈讓文不如二哥,武不如大哥,從小被誇著聰明過人的沈三少爺在經歷一次次的比較失利後,性格越發偏激起來,所以才會自作聰明,想出帶著阿芙蓉去鎮南候府,生米煮成熟飯的算盤打得叮噹響,結果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次子沈通,卻不是這樣的酒囊飯袋。他的謀算之全、眼光之遠、見解之深,絕大多數時候是沈狄都不得不稱讚的。
這封匿名信,讓沈狄氣憤非常,卻也讓他焦頭爛額,不知該如何處置,沈通的出現,無疑給他指了一條明路,當即決定向這個智計過人的二兒子請教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