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熙姀一生龍活虎,雖然鬧騰了些,但是整個皇宮又顯得生機盎然起來。
明宗皇帝心情大好,對待熙姀也寬容了不少,只要熙姀提出要出宮,多半都是應承下來的,但明裡暗中安排在熙姀身邊保護的侍衛,也是不少。
不過,隨著熙姀出宮的次數增多,明面上的護衛不曾減少,暗中保護的護衛卻從翼火衛換成了身手也是不錯的禁軍。
可不管暗中保護熙姀的是翼火衛,還是禁軍,都不曾發現,每次熙姀回宮之時,還有兩名高手潛伏在暗處,直到親眼見著八公主進了皇宮,才閃身離去。
這兩名高手,皆出身榮王府影衛,能夠差動他們的,自然是榮王府的女主人。
天地良心,林若可不是為了窺探熙姀的秘密,而是真心牽掛熙姀的安危的。至於得了吩咐、留在汴安城中聽榮王妃差遣的影使無咎,也清楚地知道自家王爺最是心疼八公主,所以總會挑選最合適的影衛來辦這件差事。
“熙姀又去了書院?”
風花雪的戲散了之後,林若先去了一趟南市街的摘星樓見黎焰,為三日後的開張,做最後的檢查。
黎焰已經寫了一份完整的計劃,借林若之手,呈交御前。明宗皇帝一觀之後,猶有遲疑,舉棋不定。但再猶豫不決,也不能仗著皇權,不讓遵紀守法的商賈開門做生意不是?而且還是盡心盡力想要幫他賺錢充實國庫的林家!
所以,縱然明宗皇帝沒有拍板同意黎焰的建議,但為表彰林若的拳拳之心,大筆一揮,寫下“摘星樓”三個字,賞賜給林若,讓她拿去做牌匾。
於是乎,“摘星樓”成了暨“饕餮海”之後,林家的第二家有明宗皇帝御筆題字的店鋪——當然,要等到“摘星樓”正式開張揭匾的時候,旁人才會知道。
這會兒,她是剛回到榮王府,在書齋之前坐定,便收到了無咎的彙報,若有所思。
無咎利落地應道:“是。”
見林若不曾出言打斷,便繼續往下說:“八公主的馬車還是停在老地方,約莫差不多兩刻左右。不過,公主今日該是沒有等到要等的人,回去的時候,有幾分失落。”
要等的人?
在書案前還未落座的林若,伸手從筆架上取了一支,筆走游龍,寫下五個字:
杜軫,字遠之。
無咎就站在案几前不遠處,想要瞥見案几上的字,對於他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只是這麼一瞥,無咎便發現,宣紙上落下的字跡,不是榮王妃慣常練習和書寫的楷體,而是極少見的行草,帶著幾分狂放不羈。
常言道,字如其人。
作為影使,無咎說不上閱人無數,也是數量不菲了。這字如其人的說法,雖然不算識人箴言,但也確實有幾分道理。比如靖平侯,字跡險勁秀拔,鐵畫銀鉤,筆鋒中斂藏著幾分咄咄逼人的氣勢,如其人般,脾氣剛直,言談舉止總帶著以勢奪人的威勢;比如寧王,字型秀活,筆畫清淑,筆跡中也難掩其不喜朝政、流連塵凡的灑脫之氣;再比如,他家王爺慕容衝,筆力遒勁,字裡行間有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之勢,一如他的性格和用兵之道。
而這位榮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