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免費推薦票,和尚今日發四章)
能在一個大縣做四百石縣丞、縣尉的,都是出身於本地大士族家,入太學、做郎官,隨後外放做縣長、縣丞。
雖有“互動法”,不讓本地士子在本地為官……可這不是“蠻夷之地”嗎?就像楚武王熊通,懟周天子一樣“吾蠻夷也!”
——周天子不也拿他沒辦法嗎?
益州蠻夷們,沒學那楚武王喊著“入關、入關!”,領兵摻合中原大戰;
而是本本分分地,在益州地界上砍砍殺殺。
漢靈帝,都開心的躲到趙忠的懷裡數星星——誰讓趙忠是靈帝“吾母”呢?
中原士子不願意遠離中樞、邊郡士子不願意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更大的火坑;
於是乎,益州這個地方,便有一點“半自治”的味道了。
…………
有人會覺得:家中奴僕上百,很誇張。
家主:倆女婢、倆粗使丫頭、倆小廝、倆常隨,多不多?真不多,萬一其中一個哪天鬧肚子,不預備一個替換的?
主母:倆貼身婢女、倆陪嫁丫頭、倆粗使婆子,一個大丫鬟,多不多?一個小灶廚娘、倆打雜、洗衣婆子,要不要?
老夫人那邊,要不要倆貼身女僕?倆陪聊、陪伺婆子,倆小廝。多不多?廚娘呢?
幸虧老太爺死了……
嫡長子少爺:要不要奶媽、貼身奴婢、隨行小廝、伴當、常隨加保鏢?
二公子那邊…三公子那邊…大小姐那邊…二小姐那邊…
二老爺那邊…五老爺那邊……
二姨奶那邊、三姨太那邊、四五六姨太太那邊……
內外管事、馬伕轎伕、護院和門子、廚娘加保潔、雜役連漿洗、幕僚同門客……
百十來個僕役,都不夠用好不好!可憐的旁支庶出子弟,人家才分到一、兩個奴婢僕役,真的很可憐的好不好?
有些不受待見的旁支子弟,還一個使喚小廝都沒有呢!
可憐的……
既然宅子裡如此多的僕役,沒數十店鋪作坊、不容留上百戶徒附、買上百十個隸奴天天拼命地幹活兒,如何能夠養活這幾百口子人?
……
貧窮,真的限制了咱們這些窮人的想象。
這就是為何世家豪強,要壟斷一地之商業、作坊,兼併大量的土地之根本了:不如此,他壓根兒就無法養活這些人,
如此龐大的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