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沒有!”
點了點頭,周楠滿臉認真的說道:“很多人在化勁層次就開始收集,似乎有一種說法,就是每個人要在化勁層次,領悟自己的路,走出去,才能夠成為抱丹。也有人透過領悟前人走過的路,達到抱丹,至於哪種更好依舊沒有人能夠說得明白!”
“他們蒐集‘三千道藏,六百佛偈’是為了突破化勁,踏入抱丹層次?”
方寒的面色略微古怪的說道。
“似有這樣的說法,有些人就是從道藏、佛偈中,參悟出了自己的路!”
說到了這裡,周楠的目光驚駭的望向了方寒,說道:“你從道藏裡參悟了法門,是不是也有希望走出了自己的路?”
走出自己的路?
方寒很快就明白了,神色也有些古怪,他不僅早已經走出來了,還直接就抱丹了。
與此同時。
方寒就是明白了,首先他因為外掛的因素,不需要與其他人一樣,去參悟自己的路,直接就走了最適合自己的路,甚至是彷彿還能夠隨著他的心意,走他想要走到路,雖然不一定是最強,但是,肯定是他最想要走到路。
其次,方寒也明白了,當初所好奇的【太極拳】、【心意拳】,為什麼會只留下‘抱丹圓滿’境界的修煉上限,完全是因為這些既可以給一些後輩走他相似的路,又可以給其他人留下借鑑抱丹層次道路的思緒。
無論是走相似的路,還是借鑑這些武學思想都可以。
最終也只有止步抱丹圓滿的參照,想要踏入見神不壞,只有依靠著自己。
從這裡方寒就意識到了,‘見神不壞’恐怕也不是那麼簡單,恐怕就跟化勁境界突破抱丹境界一樣,要有一點自己的東西。
依靠‘神功’借鑑參照,或者直接走相同的路,恐怕未來想要‘破碎虛空’肯定很難。
大概就是‘學我者生似我則死’的道理。
這些東西,方寒都明白,甚至是明白了周楠為什麼之前沒有跟他說太多突破更高層次的東西,因為你沒有達到那個層次,跟你說了只會讓人受到影響。
過猶不及也是一個道理。
與此同時。
這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會需要師傅,就是要在你走到了關鍵的關隘上,為你提點一句,這也同樣是所謂的‘真傳一句話’的道理。
“對了,三千道藏六百佛偈,我怎麼只看到了道藏,佛偈一本都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