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的戰局確實如陳新所瞭解的那樣,目前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軍方也穩固了防線,將外星生物阻擋在了城市之外。
但這場戰爭,並不是只有本市一個戰場,外星生物的進攻方向也不是隻有本市這一個方向。
在整個洞庭湖沿岸,不知何時繁殖出如此眾多數量的外星生物採取的是全面進攻、四面開花的策略,可以說整個洞庭湖的周邊都是戰區。
洞庭湖作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湖區的面積在災難之前就有兩千多平方公里,湖盆的周長超過八百公里,跨湘鄂兩省之間的諸多縣市,可以說是非常廣闊的一塊區域。
這裡自古以來就有“襟三江而帶五湖”的說法,本市在整個洞庭湖沿岸,也僅僅只是佔據了東洞庭湖的一角而已。
本市因為靠著陳新所在的科研中心的優勢,有著大量泰坦投入戰場,能夠穩固戰局,但洞庭湖沿岸的其他戰線,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不得不說,這些外星生物的身體素質確實恐怖,只有重機槍才能有效擊穿的幾丁質骨骼為它們提供了相當強而有力的防禦,這同樣也為戰場上的戰士們消滅它們增添了巨大的麻煩。
儘管軍方已經儘可能的將換裝了外骨骼、裝備了重機槍的部隊調派上前線,但外星生物可不是人類,它們並沒有重點進攻的概念,也沒有佔據城市之類的想法。
完全就是一副全線發起進攻,哪裡打出了突出部,哪裡就是主攻方向的打法。
而外星生物那龐大的數量和強大的繁殖能力也足以支撐它們採用這樣的戰術。
事實上這也正是蟲群類生物最難抵擋的地方,汪洋蟲海可不是單靠血肉之軀築起的防線就能夠抵擋的。
拼數量,蟲群從未懼怕過任何敵人,即便這些外星生物並不是蟲子,但它們的進攻方式卻與蟲群無異。
在這樣的情況下,軍方只能在整個洞庭湖沿岸,近一千公里的長度上拉起一道沒有缺口的防線,然後嚴防死守。
儘管靠著現代化的裝甲叢集、空軍打擊力量,以及導彈和火炮等技術裝備,軍方目前整體上能夠將防線穩住,並沒有讓外星生物突破防線,但其他區域的防守並沒有像本市這麼有餘裕。
現在洞庭湖沿岸的城市已經基本上都被放棄,人口如同本市一樣被遷移到了後方進行安置,城市本身也成為了防線的一部分,用於抵禦外星生物的入侵。
但是有城市的地方還可以藉助城市來構築防線,而沒有城市的地方就必須如同之前一樣,和外星生物在曠野上正面硬撼了。
雖說洞庭湖周圍大多數都是丘陵地帶,可是在積雪深度達到十幾米的情況下,地形起伏已經被削平了很多,幾乎就是一種無險可守的狀態。
軍方只能夠儘可能的佈置防線,以重火力來壓制。
而這種戰鬥方式對於人類來說無疑是極為不利的,畢竟人需要休息,裝備會損壞,但是外星生物卻始終源源不絕,不知疲倦,不需要休息。
這種近乎把下級子體當子彈一樣的消耗品在用的戰略對於軍方來說,壓力著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