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有的人走了,更多的人來了。
神武帝在位的第三十六年,如火如荼的六月,有的人興奮不已,有的人惴惴不安;有的人滿心期待,有的人惡毒詛咒……
這是一個沸反盈天的六月:站隊;參與;旁觀;見證……
每一個來帝都的人,每一個勢力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哪怕只是見證都是好的,因為這是“三千年未有的變革”。
這話是大宗師說的。
這大宗師不是武道境界上的大宗師,而是全天下人都尊稱的大宗師,姓顏,世人又稱顏聖師。
顏聖師廣為世人所知有三個地方:
第一個,他是三代帝師,不是武道上而是文道上;
第二個顏聖師著了《四書》,提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觀點,奠定了文道修習途徑,為廣大修武道而不能的文士闢出一條新的路徑;
第三個是老百姓最看重的,顏聖師今年一百二十一歲了。
世人皆知,大武神的天年就是一百二十歲,歷史上極少有大武神活過一百二十歲。一般大武神到了一百歲,就會丟下宗門或族內所有俗事雜務,閉關苦修,為天年時刻做準備。
而顏聖師五十歲棄武道而修文,居然活過了一百二十一歲。
原來有人質疑顏聖師的年齡,但這些都是載入史典的。執筆的史家是世襲的,那是“寧有殺頭也不錯寫一字”的,因而,大多數人相信顏聖師真的活過一百二十一歲。
力拔山兮是人的一種力量;
快如閃電亦是人的一種力量。
武道世界裡,人們從小到大比較的都是這些。
而有一種人比的卻是天年,與他同一年出生的人,高過他的,聰明過他的,強大過他的,帥過他的,富有過他的,尊崇過他的……諸如此類的死光了,而他還活著。
這是另類的人生贏家。
當然,顏聖師不僅僅是比天年,為世人皆知的三點加在一起,奠定他無上的地位。他不是神也不是仙,而是聖。
顏聖師有四大僕從,他們名字中分別帶有春、夏、秋、冬四個字,因而被世人稱之為“四季常隨”。每人的境界都是武道九重初階以上,其中“春”與“秋”的境界尤高,傳說在大武神境界。
武神甘心侍奉一個糟老頭,這就更襯托出顏聖師的非凡。
除了“四季常隨”,顏聖師有三十六弟子,個個大才,有十二弟子常隨左右;有十二弟子帝都任職;有十弟子游歷天下;最後有兩個弟子任地方刺史,一為揚州屬國蘇國為刺史,另一個就是董仲書為雷國刺史。
紅熱的六月,顏聖師卻不在帝都。
帝都東南五百里有一城,是帝都的三分之一大,名為望京。
歷史上,望京城一直就作為帝都的陪都,因臨海比較近,酷暑之際遠比帝都涼爽,有時候神武帝來望京城總理天下,因而,在這裡有文武兩殿的代理衙門;而帝都一旦有事,皇族也可遷入陪都望京城,可以據城而守,依然號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