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鳴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似乎有大事件發生,身旁的楊導則是臉色數變,一副欲言又止樣子,最終什麼話也沒說。
戲王臺上,四個殺手隱在黑暗中,讓人莫名的心緊;光柱從天而降,一位穿著跟神武帝差不多打扮的人龍行虎步上場。
眾人一看就明白,這人扮演皇帝。
玉石屏變幻場景,一座高臺,而高臺之上是璀璨的星空,正對應當下的景緻。
“皇帝”表情凝重,似是沉浸在什麼其中,髯口開口吟道:“哀眾生之卑下兮,神靈高上;嘆萬物為芻狗兮,天地不見;感人族自強不息兮,開疆闢土……”
王鳴一聽,心道看來今夜宮廷晚會的主題就是“人本主義”,人要自信自強,而這“自強不息”的話應該是從自己在越州別院外立的碑林裡引用來的。
這是矛頭有所指啊。
這時,王鳴已透過周圍人相互之間的傳音,瞭解這正在上演的摺子戲的大概。
佛教中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的修煉核心是“多聞”,而王鳴神霄武魂煉出的雲眼與雲耳,日後可能還要再加上雲鏡,這也是“多聞”。
雲眼去看,雲耳去聽,雲算辨明真假,雲鏡最後總結歸納,所謂兼聽則明,王鳴當下明瞭眼下的情形。
很顯然,神武帝是借各國武士進宮夜宴之機宣揚他的理念,同時試探各國的反應。
《刺上》是帝都宮廷戲劇保留節目,唯有在重大場合的時候才演出,而每每《刺上》演出之後,朝堂之上乃至江湖之間都會有大事件發生。
各國來參加帝都大比的武士不僅僅是各國的佼佼者,因其出身大宗門,政治敏感性一點都不差。
他們知道,王鳴也就知道。
這是很微妙的感覺,而且王鳴還比所有人都知道的多一點,因為他是綜合眾人所想。
第二幕,場景變化,一座巍峨的宮殿,皇帝挑燈批奏章的畫面。
戲王臺左右有宮女伴唱,十二琴師演奏的曲調居然有些類似京胡的《夜深沉》而高亢而深沉,王鳴頓時有點“他鄉聞鄉音”的感覺。
拋開神武帝的“企圖”不說,就眼前的演出的確達到相當高的藝術水準。
顧盼兮與宋缺都是雷國世家子弟,因而更知道這宮廷戲劇的魅力,這裡面隨便哪一個人到雷國那都能成為戲臺之上的臺柱子。
花因羅也在凝神觀看,她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宮殿地面之下。
跟越州館舍外的黃金鋪地不一樣,帝宮的地面並沒有這麼奢華,但有別樣的莊園與大氣,更有一種凝然不可侵犯之意。
花因羅修行觸地印,與大地隨時有玄而又玄的聯絡,然而在這裡這種聯絡非常微弱,可見此處固若金湯。
大地如此,天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