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這種比法肯定是我們佔優勢的,但是你說的要求跟我們的目標不一致。”杜振華說道:“我們的競爭對手可不止亞馬遜,跟我們競爭的是那些本土電商,我們每進入一個國家的市場,都會遇到本土電商的極大阻力。而本土電商往往比我們更加適應當地市場,我們要贏本土電商,決不能止步於此。要在美國贏過亞馬遜太難,但是在其他國家,我們應該抱有這樣的目標。”
杭雨一開始就不同意在美國花太多錢,儘管傑克馬一意孤行,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市場的確不那麼好進。
杜振華自然是支援杭雨的構想,先易後難,把美國市場放到最後。
“我認為並非國際代購的競爭力不夠,而是相當一部分國家的政府對外來電商比較抵制,加上民眾也反對,所以限制了我們的市場規模。要解決這個問題,應當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傑克馬說道。
“你說的這個問題也有,但我認為平臺本身的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杜振華持不一樣的意見。
雙方無法說服對方,因為兩人的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並不存在誰絕對錯誤的情況。之所以各持己見,歸根究底還是立場和目的不同。
見他們爭論不休,杭雨又不說話,嶽勤主動道:“兩位的觀點都有可取之處,具體如何行事,我認為應該看情況。而目前國際代購的發展情況,的確不宜大刀闊斧地革新,或許還需要積累。”
不等杜振華反駁,嶽勤又道:“我認為任何革新都需要足夠的壓力和動力,有時候提前看出隱患,不代表能提前解決隱患。國際代購這麼大一家企業,不是個人勇武可以帶的動的,必須讓整個公司都有共同的信念。咱們也不是說非得等到平臺出現危機,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危機感。如何把握這個時機,考驗的是負責人的耐心和智慧,切不可急躁也不可錯過時機。”
杜振華聽到這話表示無語,要是一般的子公司負責人估計就認慫了,不過他當年可是董事長的助理,負責協調整個集團上下。助理的職位權力並不大,實權卻大得很,隱隱超越中心辦公室的成員。
嶽勤想教訓他,杜振華心裡自然是不滿的,但沒有表現出來。
“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要看你們從什麼角度看。如果從人事角度來看,此時國際代購上下的確沒有多少危機感,也沒有太大的需求。不過我認為現在就是最佳時機,因為國際代購的體量越大,革新難度越大。至於人心問題,在這種關鍵時候當然是採取自上而下的引導方式,大部分職員都是聽命行事,至於反對的管理人員,我有把握讓他們遵照我的計劃去做。”杜振華說的很委婉。
不過眾人都聽懂了,所謂自上而下的引導方式,其實就是類似傳銷公司那套,當然不會搞得那麼誇張,用個幾分力度就夠了。
而反對的管理人員嘛,看情況區別對待,堅持反對的要麼下馬,要麼冷遇,要麼給對方放假。心裡反對但是願意配合的,盯緊一點就是了。
國際代購的人數很多,其實也不多,要號召起來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杜振華只需要親自站出來,跟大家說:我們即將進行一項重大革新,希望大家重視起來。總經理親自發話,職員通常會給面子的。
職員們都有危機感,萬眾一心自然好。可是運營公司,尤其是私營公司,不能老是指望這種好事。
大多時候,應該在職員們正常發揮的情況下,來完成一系列操作。如果正常發揮不夠,就加班加點,多花點錢。
“你有多大把握?”嶽勤問道。
“七成以上。”杜振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