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外對此也討論不出所以然,好的壞的都有。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天後,新聞聯播又播出了一則訊息,正式成立太空總署,一樣隸屬於國院、軍委共管,太空總署的介紹很短,就是加強對未來太空事務的管理。
“太空軍之後,又來了太空總署,兄弟們告訴我,我們是不是進入太空時代了?”
“狗屁,不過是老版的星球大戰計劃延伸!”
“發動機都造不好,上個屁的太空呢。”
“老哥你說話真好聽。”
“很好,支援!”
“老米搞得,我種花家搞不得?”
各大論壇上,對於太空總署的討論熱情,遠超對移民總署的討論,但也有有心人發現了盲點:“海關總署,移民總署,太空總署,全都是國院、軍委共管,我感覺上面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事實上我已經有所猜測,但是我不能告訴各位,我只能說——聽懂掌聲!”
而事實上,這一切真的是一盤大棋。
科技已經開始試探太空領域,那麼體制自然要跟上,領導們可以說正在從各個方面對華夏進行升級,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太空時代。
華夏前進計劃計劃十至二十年完成,屆時,就是地球前進計劃了。
再過個百年左右,大約就要開始太陽前進計劃。
“老外的反應有點遲鈍啊,天鎖行動還在打嘴炮,羅米更是互相挖牆腳,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一路一帶。”杜恪在夜光基地時,也會看新聞。
小圓桌上一疊花生米,兩小瓶保健酒。
潘校長小抿一口保健酒,再捏兩顆花生米,笑道:“哈哈,我有時候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老米的人,我會怎麼想咱們華夏的動態。”
“你怎麼想的?”杜恪問道。
“我在想,華夏搞得神神秘秘,大有當年閉關鎖國的架勢,一方面要加強與世界的聯絡,一方面又嚴管國內,似乎是要靠內需來帶動經濟了。這與當前的全球孤立主義似乎一致,可能我會很慌,沒有華夏參與世界經濟,那麼經濟寒冬始終是過不去的,所以可能會促使各國加強與華夏的聯絡。”
那年疫情之後,世界經濟寒冬就已經到來,直至今日,依然沒有過去。
孤立主義盛行,各人自掃門前雪,轟轟烈烈的經濟全球化,不僅沒有前進,反而後退好大一步。實乃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並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