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長城是過渡計劃,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華夏要立足自身,等到有足夠實力,再談解放全人類。
所以邊境長城之外,還有海上長城計劃,當然大海太渺茫,並不需要真的建造長城,只是採取系統化的方式,防止偷渡的發生而已。
介紹完兩項計劃後,輪到了院士們發言。
大領導首先邀請杜恪發言,杜恪沒有小本本,他此時是分身,身體裡自帶儲存器和計算機,很快就整合好了自己的想法:“邊境長城計劃我是贊同的,地球命運共同體的建立,一定要是我華夏作為主導,這是不可動搖的主體思想。但我認為,比起現實中的防護,更重要的彷彿是思想上。”
“如今多元化、TBGL……等一系列思潮在全球範圍內氾濫,對集體主義形成了巨大沖擊,時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謹慎再謹慎,防微杜漸,堅決統一思想再談發展。”
“若無上下一心,華夏前進計劃必然會擱淺、遲滯,更別說未來的地球前進計劃,很多看似堅固的堡壘,最終都會從內部破潰。長城也好,邊境牆也好,更重要的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所以我認為邊境長城、海上長城之外,我們還需要加固防火長城,這三個長城應該並列。”
提到防火長城時,杜恪心中猛然想到了蕈人菌落的念合之夢。
集合所有蕈人的思想世界打造的一個夢境,如果可以把人類的思想世界也打造出一個夢境,彼此分享、感受,或許那個時候的人類才能真正成為一體。
心靈神族的心靈海洋,也是同樣的道理。
地球文明的發展往往伴隨著戰爭,但走出地球之後,要應對的就是與外星文明的戰爭,所以內部戰爭是能夠避免就必須避免。
至少華夏必須保持一條心。
“杜院士的提議我認為非常好,防火長城是得好好提升一下了,不僅僅是防護網路,還要防護日常。”大領導立刻贊同的點起頭來。
不過也不是沒有反對者。
其中一位社科院的學部委員白學部,就嚴肅的說道:“防民之口就甚於防川了,防民之心難度更甚,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是量化有度,法治而非人治……防火長城計劃,一定要慎之又慎,應該引導而不應該壓制,或許我們可以從計劃的名字上加以體現,我認為應該叫火炬長城,思想之光照亮四方,自然有飛蛾撲火而來。”
“老白說的有道理!”
“是呀,束縛天性何如引導天性呢,我們已經是文明社會嘍。”
“杜院士的提議非常重要,白學部的補充也十分有必要,邊境長城、海上長城與火炬長城,這才是三位一體,擱我們的古話講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
異見是有的,但總體來說,會議還算成功。
長城計劃經過此次討論後,將會正式申請加入華夏前進計劃,基本上百分百會入選,並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與推廣。會議結束後,杜恪找到了白學部:“白學部,找個地方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