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暗物質發現已經過去三個月時間,國慶之後,月球科學院增選了新一批院士,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共入選國內七位院士,國外十五位院士。
因為病故一位院士,所以成立第二年的月球科學院,擁有了六十五位院士。
院士們此時此刻又一次登上了太空港,而且是太空港二期,隨著龍糖材料在華夏內部的不斷擴產,太空港二期的建設材料全都是以龍糖材料為主。輕薄、堅硬、不會形變,這種極佳的材料用於建設,直接把對材料要求極高的太空作業,變成了玩具積木一般簡單。
宏偉的太空港二期,整體呈現環形結構,所以又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地球之眼。
地球之眼是向國際開放的太空科研平臺,而月球科學院的新總部就設立在這裡,並且地球之眼與月球科學院有獨家科研合作協議,委託月球科學院代為管理——這都是華夏為了增加月球科學院的國際地位——譬如說蒂加登d外星文明專案,就歸屬在月球科學院旗下。
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二郎神六號又接收到了十組蒂加登d的2G訊號,進一步獲得了蒂加登d外星文明的資訊。
蒂加登星系有七顆行星,蒂加登d有兩顆衛星,蒂加登d外星人的外形尚未可知,但是它們有發展出獨特的音樂、美術作品,並且它們的數學已經接近地球水平——月球科學院的數學家們透過有限的資訊分析,蒂加登d外星人的數學水平,可能只比地球落後二十年。
數學是宇宙的最基礎語言,數學只要上去了,基本上物理、化學、醫學等學科,都不會太差。
不過蒂加登d外星人的科技水平,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因為其中一組2G訊號表明,它們是透過建在星球上的“高塔”發射的2G訊號,它們目前仍然被捆縛在星球內部,並未衝破大氣層。而且它們篤信“神”,發射2G訊號是為了呼喚自己的“神靈”關注。
這個高塔不斷向周邊星空發射訊號,並不單單是向地球發射。
故此,蒂加登d外星文明帶來的威脅,大大降低,已經有科學家覺得,應該向民眾公佈。月球科學院的院士增選大會結束後,這個問題就擺上了議題。
杜恪作為主持人,在會議上支援了這個提案:“我認為沒必要遮掩下去,外星人存在的訊息,民眾有知情權,如果能有外星人來轉移矛盾,相信社會會更加和諧。同時外星人也會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促使大家圍繞在地共體的框架下,向太空進發。”
最終會議上,院士們三十九比二十六票,確定透過了公佈外星人的提議。
不過,只是月球科學院的提案而已,在是否公佈的問題上,需要地共體召開會議,得到大部分政府支援,才能由地共體對外公佈。
開過會的院士們,回到各自的房間裡。
杜恪的房間裡,有訪客進來:“杜恪博士,關於NASA與SA的合作事宜,為何您要阻攔?”說話的是月球科學院的一位副院長,來自米利堅的丹尼爾博士,天文領域的大犇。
“NASA已經沒有值得SA關注的技術,與NASA繼續合作,是變相在自助米利堅的航天科技,這不符合華夏的利益。”
“首先,NASA近百年的太空探索,僅僅是資料庫都值得合作不是嗎。其次,既然華夏是地共體的領導者,為何不能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合作……”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援!
“丹尼爾博士。”杜恪打斷對方的話語,“首先一點,NASA的資料庫確實是人類文明的寶貴知識,但時代在進步,華夏已經有了詳細的太空探索計劃,針對太陽系和太陽系之外的衛星,已經陸續發射,即便NASA不共享,我們也能依靠更先進的技術獲取更詳細的資料。”
頓了頓,杜恪繼續說道:“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放棄對抗才能更好地合作,沒有消滅國家制度的一天,我們的保密技術就不可能進行分享。”
“這不是您應該具有的狹隘胸懷。”
“無關胸懷,即便我答應,華夏也不可能答應,而且丹尼爾博士你也代表不了米利堅。而且我認為科學家就該做科學家擅長的事情,專心科研就好。華夏可以提供最好的科研環境,科學家們理所應當在華夏提供的環境中進行科研……丹尼爾博士,你真應該加入華夏國籍。”
“我對米利堅並沒有那麼高的歸屬感,但我也不會加入華夏國籍,我不認同你們的理念。”
“那就為了人類,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杜恪點頭說道。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