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靈感,今年年初才設計出來,老闆大氣,直接聯絡實驗室那邊送來一批,給我們這的房間都刷上了新材料。好像要成立新公司進行生產銷售吧,不過我不在那個組裡面,具體的不清楚。”
超韌性結構,超彈型結構,再到現在的超密度結構,都是從奇幻世界得到的靈感。
不過功勞實際上是那些巨魔院士的,杜恪一心都在研究瞬間移動,這兩年其它方面的研究早就耽擱下來。只不過回到地球,還是會以他的名義釋出出去。
“所有人都盯著杜院士在先進技術上的科研成果,誰有想到杜院士已經快把材料學攻克到頂點了。”薛院士感慨,“多少科學家前仆後繼投入到石墨烯、碳奈米管等材料的研究上,杜院士另闢蹊徑,直接從結構出手,製造了多少新材料……如今杜恪晶陣怕是比碳材料更熱門了。”
“可不是嗎,據說羅盟那邊一個團隊,做出了比矽金超導體更好的超導材料?”
“嗯,《Nature》上有發表論文,258K的常壓超導體,使用矽鍺合金製造的晶陣材料,已經有人叫著可以拿諾貝爾獎了。”
“屁!”一名研究員不屑的說道,“矽金超導體都沒拿,提高個8K溫度的同型別材料,有什麼資格拿。”
科學家聚在一起,基本上也就是聊各種科技最前沿了。
休息一夜。
第二天周成院士就代表量子時空通道團隊,與薛院士團隊進行了資料分配。
資料是在部隊保密人員的見證下進行的交接,周院士一臉的鄭重:“薛院士,這裡的資料,是我們撞出來的,關於電子自旋弛豫時間的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能量化電子錶徵資料,研究這一部分,應該可以在半導體、半金屬領域,有重要的技術突破。”
“能量化電子錶徵?”薛院士接過資料,安靜的看起來,他可是自旋電子學的專家。
然而越看越是心驚,這上面關於電子自旋的資料,幾乎要顛覆他對微觀世界電子的認知:“怎麼可能啊,怎麼可能啊,周院士,你們確定資料是正確的?”
“當然。”
“這能量化表徵,都是你們撞出來的?”
“當然。”
“能撞出這樣的資料,你們到底撞了什麼恐怖的東西?”
周成院士滿意的看著薛院士的表情,下意識的模仿起杜恪平時的淡淡微笑:“也就是撞出了一點小結果,還有更多的結果等待我們探索……怎麼樣,薛院士,這部分資料交給你們團隊,其中的價值,沒有讓你們白跑一趟吧?”
呼!
呼!
薛院士將資料交給其他幾位教授和研究員,瞥了一眼“小人得志”的周院士,恢復淡定:“具體的價值,我們自然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相信杜院士也不可能交給我們一些假資料,所以我們團隊下一步就正常投入研究了。”
“好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