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有任務?”
“具體任務還不清楚,那邊有一些資料要交給我們研究。”
“是不是量子時空通道建模團隊的研究資料?”一名教授,雙目炯炯有神,“應該是杜院士那邊出成果了吧,不知道有什麼資料要研究,能不能再出個大新聞。”
言語之中,對杜恪是充滿了尊崇的情緒。
薛院士挺吃味的,但是無可奈何,杜恪就是這個時代科研工作者心目中的絕對偶像,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服氣,多少人都想要往杜恪身邊擠。這不單單是為了沾光、拉關係,更多是為了接近目前科學的最前沿,接近杜恪就意味著已經觸控到無人觸控過的新領域。
搞科研的,誰不想摸一摸無人探索過的處女之地,誰又想整天呆在實驗室做一些別人都做過的重複試驗。
可以理解的。
“有什麼成果到了那邊就知道了,行了,小朱你去通知一下沒來的,然後再去把機票定好。”薛院士揮揮手,走出了辦公室。
小朱答應一聲,一邊拿出手機挨個發微信,再彈個影片確定對方收到,接著去了APP上定機票。這個機票不是飛機票,而是筋斗雲客巴的票,因為習慣問題,大眾還是稱呼為機票。實際上應該叫車票,畢竟飛車也是車,外形長相就是個車,只是可以飛而已。
“可以去超級環,參與杜院士的團隊研究?臥槽,啥都別說了,我這就收拾行禮。”
“也不用這麼著急,陶教授,老闆定的時間是明天上午。”
“我今晚住校,不回家了。”
“額……”看著一個一個教授、研究員,聽到可以去超級環,都激動的像個孩子,已經決定走行政路線的小朱,有點心情複雜。
他何嘗不能感同身受呢,只是他很清楚,自己不是搞科研的那塊料。
拿到博士學位,幾乎耗盡了他最後的科研細胞,實際上還是因為給薛院士服務的好,才勉勉強強透過的論文答辯。當然薛院士也知道他幾斤幾兩,對他的定位就是服務型人員,一直待在身邊,幫著處理各種雜務。在這一塊,小朱頗為如魚得水,正適合。
“杜恪……杜院士……”他放下手機。
看了一眼手機的品牌Lo,這是蜃龍三代全息手機,蜃景科技今年剛推出的高階手機,配備了更加強大的全息攝影鏡頭,可以拍攝高畫質畫面。
蜃景科技背後的最大個人股東,就是杜恪。
“一晃,都已經七年多了哦。”小朱搖頭失笑,“估計杜院士都不記得我朱煥聰這麼個小人物了吧。”
當初杜恪剛發表.B的時候,薛院士恰好是.B的審稿人,看到了杜恪的論文,就讓他去聯絡一下杜恪。當時朱煥聰自持自己好歹也是博士研究生,怎麼可能屈尊去見杜恪,就微信聯絡讓杜恪有空來一趟水木大學……最後杜恪並沒來,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
朱煥聰臉上驀然露出一抹略帶騷氣的微笑:“我可是有杜院士的微信,能看到杜院士的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