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眼樓上,坐等結果。”
“杜院士的想法其實很清晰,就是圍繞一個主題——永生,他好幾次在公開場合,宣傳過永生概念。輔助醫學院和輔助醫學國家實驗室,不就是為了人體冷凍技術而推動的嗎。”
“他也是堅定的外星人派吧,認為外星人絕對存在。”
“我們這個社會是可悲的,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有了出色成就,就彷彿有了絕對的光環,不管說的什麼話,都會有人信。”
“既然杜院士敢說前額葉腦波訓練法,肯定是有親自試驗過的,不要低估杜院士和他背後的團隊,這種不謹慎的內容,會隨便發出來?《生命》創刊時的四鏈結構DNA,現在不是大火嗎,國內外多少團隊都在跟進研究。所以,讓子彈飛一會,有條件的去實驗一下。”
“呵呵,屁呢,夏科大出來的都喜歡搞這一套,之前那位朱校長,整天沉溺佛學和輪迴,要我看就是一脈相承。”
“可能是在探索科學的道路上放飛自我了吧。”
“杜院士可從未說過自己是無神論者,我反而感覺他和愛因斯坦一樣,都是不可知論者。”
“我不這麼覺得,我覺得杜院士既不是無神論也不是有神論,更不是不可知論,而是把自己當成神了。我旁聽過杜院士以前在夏科大物院講課的內容,張口閉口就把地球文明掛在嘴邊,表示要帶領地球文明進擊星辰大海,儼然是把自己當作了人類的先知。”
“可以理解,我要是手拿三個諾貝爾獎,還有一大堆諾貝爾獎等著拿,我也敢說自己是神。”
“首先超過愛因斯坦,發表一個比《廣義相對論》更強大的理論,再談神這個話題。”
“以杜院士的成就,還不夠超越愛因斯坦?”
“這個論壇真是越來越惡臭了,什麼藏頭露尾的人,都敢隨意評價三十歲之前就拿遍世界科學獎項,並且連共和國勳章都拿過的偉大科學家了?”
“樓上你也過激了,就事論事罷了,總不能因為一個人名氣大,所以別人就不能開口說話了吧。”
“對啊,我們只是在討論《客觀意識與主觀意識的產生與區別》這篇論文,僅此而已。”
“是僅此而已嗎,這不是有人都把杜院士跟朱校長混為一談了?”
“可以不贊同論文,但必要的敬重不要忘了,沒有杜院士,就沒有華夏現在的偉大騰飛。”
“把整個國家的發展,功勞全都歸結於一個人?大家都是從事科研領域的,還是要講一點基本法的吧。不可否認杜恪的偉大,但也不要否認其他人的貢獻。”
“承認杜院士的偉大,與承認其他人的貢獻,並不衝突。”
不得不說,小眾論壇上,還是集合了不少對杜恪十分有意見的人,畢竟一個人再完美再偉大也不會缺少黑子。但是相對大眾的論壇上,那就只剩下對杜恪的吹捧了。
比如逼乎論壇上,每次一有關於杜恪的話題,底下基本上就是一溜的偉大、牛叉、謝邀、有幸、見過一次等等評論。只要是吹噓杜恪的回答,絕對是高票點贊,無一例外。從科研、成就、相貌、談吐、財富、人品等等全方位的吹捧,儼然就是當代的聖人。
有時候杜恪自己看到了,都尷尬的要死……最後還是隻能臉紅的接收,畢竟鍵盤握在別人手中,他也控制不了。
但不管怎樣,北半球的夏天,《客觀意識與主觀意識的產生與區別》這篇論文又火了,而且這個火併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停。
在論文發表一個月後,水木大學的顏院士團隊,忽然宣佈一項科研成果。經過對協和醫院五百位精神病人採取前額葉腦波訓練法進行復健治療,得出了前額葉腦波訓練方法,確實對精神類疾病有顯著的壓制效果,其中輕度精神病人已經可以脫離藥物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