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宇宙中也許有的地方,適合反物質聚合,畢竟反物質也是一種物質,也有可能生成星球乃至星系。
只是想要找到這樣的地方,恐怕短時間裡很難。
而杜恪團隊要尋找反物質,是為了正反物質湮滅的能量而來,如果真的無法從真空大海提取能量的話,那麼只能透過引導產生反物質,再用反物質與普通物質湮滅,產生的高能來推動傳送技術。故此菲利普博士的課題組,是南天門計劃的重要補充部分。
此外,正反物質湮滅的高能,也非常作為適合星際旅行的動能。
如果可以設計出依靠正反物質湮滅驅動的發動機,那麼飛船的加速問題將得到非常好的解決。擁有光籠技術的華夏,早就有團隊在研究儲存反物質的技術,只要杜恪團隊成功研究出反物質的提煉公式,那麼依靠光籠約束器,反物質幾乎可以用“噸”來作為儲存單位,且長期儲存。
到那個時候,可控核聚變又算什麼玩意。
核聚變有正反物質湮滅能量來得快、來得大嗎。
然後核聚變、核裂變可以製造大蘑菇,那麼正反物質湮滅,又能製造什麼樣的蘑菇?要知道即便是氫蘑菇,在爆炸時也只有0.7%的質能轉換,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可知,轉化的質量越大,能量自然越大。而正反物質湮滅,卻是100%的質能轉換。
可以說用大蘑菇來毀滅地球,非常難以做到,頂多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
但是一旦研究出反物質武器,那麼毀滅地球,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了——當然,正常人沒誰會想著毀滅地球,杜恪可不會承認自己讓人研究反物質是為了造炸彈,他只是為造宇宙飛船、造傳送門而已。
……
時光荏苒。
上半年步履匆匆,世界太平,偶有噪音,不足為慮。
6月高考剛結束沒多久,杜恪難得從超級環離開,前往了久不露面的夏科大輔助醫學院。今天是輔助醫學院第一屆學生畢業的日子,作為院長,他要對這些畢業學子們送上祝福。
輔助醫學院並不在夏科大本部校區,基本等同於獨立所在,有自己的禮堂。
在校領導的陪同下,杜恪踏入禮堂的主席臺,然後就在主席臺上,面對臺下坐著的首屆畢業生,和其他還在上學的學生。
“我感受到了朝氣蓬勃,也感受到了迷茫忐忑。”沒有演講稿,完全即興發揮,“但是你們的眼神比我當年要堅定許多,我記得我走出校園時,感覺未來是一片黑暗,看不清我要尋找的方向。時隔多年如今功成名就的我,已經無法想像當年青春正好的我,為何如此稚嫩。”
禮堂的音響系統非常好,能讓杜恪的聲音一點不失真的傳遍全場:“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稚嫩走向成熟,我如此,你們也會如此。”
“同學們,畢業了,一段青春結束了,但是你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有些人可能要繼續讀研,有些人可能要面臨實習,還有些人可能沒想好乾什麼。”
“無論如何,你們是夏科大輔助醫學院的首屆畢業生,我希望你們不要忘記,在進入這所學校時,看到的那一句校訓——認清自己,看向遠方。五年的辛苦求學,希望沒有蹉跎你們的青春,沒有磨滅你們的意志,希望你們還能繼續擁抱輔助醫學,為人類的進步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