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超級環,但杜恪的工作可不僅僅侷限於量子時空通道,他依然要處理很多國家級的專案。特別是很多高科技專案,都是掛在他的名下,以他作為上級主管領導。
一些軍方科技專案,他也是擔任著顧問的職務。
同時他的保密郵箱,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科研專家,向他發來的專案申請。一旦被杜恪看上,那麼幾句話的事情,專案就能從紙上變成現實。
“好了。”
杜恪將港幣擱下,再把檔案推到桌子對面,等候於此的助理立刻拿著檔案,離開辦公室。杜恪這才有閒心開啟電腦郵箱,看一看有什麼新郵件。
這一看,還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專案。
“閃電風暴?”杜恪看一眼署名,不是馮少峰這個痴迷磁閃炮的傢伙,而是兵工集團的一名老專家,當年在電磁炮專案擔任過副手,“以磁閃技術作為基石,同時產生大量磁放電效果,形成一片籠罩軍事目標的閃電風暴。再加入蜂群技術,讓閃電彼此呼應,可以最大程度摧毀目標。”
專案的創意不錯,並且根據這位專家的計算,閃電風暴並不需要多大成本,只需要一枚子母彈即可。
也就是把一個一個磁閃炮作為子彈,在軍事目標周圍炸開,然後就能執行閃電風暴了,理論上威力提升的同時成本還降低了,比磁閃炮更有前途。
杜恪看完後,覺得這個創意可以實現,不過具體有沒有戰略價值,他也不是很清楚。
於是將這封郵件,直接轉給了主管軍事裝備開發的一名將軍,然後附帶上自己的意見:“技術可以實現,開發成本待定,可以請軍事專家酌情討論。”
他處理這些郵件,一般就三個標準。
一種是大多數的,置之不理,完全看不到任何價值;一種是類似這個閃電風暴設想的,有創意但價值未知,推薦相關領導決策;再一種就是極少數的,創意好、價值大,他直接推動立項。
一會兒工夫,就把新郵件處理完。
正當他準備玩一會紙牌遊戲放鬆一下,辦公室的門敲響,說了進來之後,周成院士與研究員區未央結伴而來:“老闆,重要發現!”
“哦,請坐,是什麼發現?”杜恪好整以暇的問道。
“讓老區來說。”
區未央點點頭,放在桌子上的雙拳緊攥著,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平靜:“老闆,我不是一直負責量子糾纏資訊處理嗎,這一次研究對撞機資料時,意外發現一個特殊的量子糾纏讀寫方式。”他是夏科大的教授,之前在潘校長團隊工作,屬於量子資訊方面的專家。
這話說完,杜恪頓時挑起眉頭:“特殊讀寫方式?”
“還是跟真空波理論有關。”區未央嚥了一口吐沫,振奮道,“正常量子糾纏適用於手套原理,兩個量子在糾纏的時候,處於波函式疊加態時,就已經完成了資訊的交換,但是如果我們透過能量層的重新定位,這個量子糾纏效果能夠復現!”
“能夠復現,你確定?”杜恪一下子就從真皮沙發上站起來,表情也變得格外嚴肅。
“額……”面對氣場強大的杜恪,區未央不免又緊張起來,磕磕巴巴忘了該說什麼。
還是周成院士替他說出來:“目前只是透過資料推斷,具體是否可以復現,還需要再次啟動對撞機,得到一組設計好的資訊傳遞。”
“那還等什麼,我現在就給王院士打電話。”杜恪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