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自己則揮一揮衣袖,又回家去看望老婆孩子了。
“老闆,科技部那邊詢問你是否有日程,於5月17日前往部裡開會。”田瀾拿著日程本說道,“是關於反重力技術民用推廣方案的會議。”
杜恪聞言,直接搖頭:“推了,什麼破事都來煩我。”自從跟嚴嗣同一番討論,他就不再關心反重力技術會對社會造成多大沖擊了。
馬上量子時空通道都要來臨了,還關心神馬反重力技術。
不過晚上吃過飯之後,杜恪還是找了找新聞,看一看現在反重力技術的反響。自從上次貨車司機大罷工之後,筋斗雲貨巴的上市進度似乎有些停滯,但是筋斗雲客巴已經開始全面取代民航客機。乘客對此欣欣然,尤其是需要長途的乘客,已經拋棄高鐵了。
曾幾何時,高鐵戰略是華夏的重大戰略之一,而如今,高鐵已經不香了。
鐵路局這邊也在求變,準備與筋斗雲集團合作,成立一個生產固定航線反重力火車的集團,據說這款新火車的名字都敲定下來,就叫飛火流星號。不過顯然上層領導,並沒有很熱衷推動飛火流星號,原因很簡單,有了筋斗雲客巴,就沒必要再弄固定固定軌道的飛行火車。
兩者名字不同,但功能實際上是重複的。
“公路交通設計千萬家,需要慎重,但是航空與鐵路,都是國家政策一句話的事情,所以首先就要拿航空與鐵路來開刀。不要小打小鬧,直接一步到位,長痛不如短痛,這點陣痛比起社會的陣痛來說,我們國家是可以承受的。”負責交通領域的一位領導,在某次講話中指出。
這也基本宣告,在華夏內部,航空運輸與鐵路運輸,即將成為過去式。
不過遠洋運輸,依然保留,國際航班也依然保留,還有一路一帶的幾條鐵路大動脈,也都繼續保留下去,直到反重力技術可以對外開放時再決定是否改變。
很快。
杜恪又看到了一則新聞,講的是某次首都會議,廬州市、金陵市、湘沙市等幾所省會城市,都在爭奪反重力技術試點城市。
想到之前父母官的請求,他還是打了個電話,打給了直接負責試點的一位部委領導:“蔡部長你好,我是杜恪,關於反重力技術試點城市,我個人傾向於廬州市,畢竟是我的家鄉……受人之託,無奈之舉,也希望蔡部長你們儘量從國家層面出發,不要管我。”
“杜院士您放心,這樣的國家政策,我們可不能胡亂選擇。不過在比較過程中,如果廬州市條件合適,我們也會適當給予照顧的。”蔡部長表示。
“那就萬分感謝了。”
“您客氣了。”
才結束通話與蔡部長的電話,這邊就接到了廬州領導的電話,父母官又拐彎抹角的提到了這個事情。杜恪直接告知對方,自己與蔡部長透過電話了,不過對方不保證廬州市可以選上。
誰知道父母官一點不擔心,相反興奮的說道:“那就太感謝杜院士了,等選上之後,我請您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