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空城,主辦公區大樓裡,無數軍裝人員,正在一個一個螢幕前,緊張的注視著畫面。畫面中都是正在參觀的學生,很顯然,說是交給人工智慧來引導學生們參觀,但幕後還是要派人看著,以免發生意外。
而應急隊員,也是整裝待發,隨時應對意外的發生。
整個智慧空城,目前都屬於軍管狀態,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工程師,都是有部隊編制的正規軍人。
不過畢竟是面向未來的新型智慧城市,城市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交給人工智慧來控制,所以除了日常維護之外,大部分建築都是自動化執行的。智慧終端小慧同學,可是應用了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兩種模式,計算力雄厚,足以控制整個智慧新城的智慧。
要知道這座城市可是集結了整個華夏最天才的科學家們,最先進的技術結晶,不僅是硬體方面頂級,軟體方面同樣頂級。
試運轉的大半年裡,已經排除了諸多故障和BUG,現在才會如此流暢運轉。
即便如此,智慧空城還是會時不時的出現一點兒意外情況,這就需要維修人員二十四小時待命,隨時解決問題。好在主體的反重力技術是成熟穩定可靠地,智慧空城才能懸停在空中,永不落下。真要是反重力技術不成熟,根本就不可能建造如此龐然大物。
“怎麼樣?”
“全息體驗館情況穩定,這些學生必經都是經過挑選的,素質評語都是品學兼優,紀律性還是挺好的。”
“嗯,你們監控部門一定要細心再細心,這可是智慧空城的第一次對外開放,學生們都帶著手機進來,是要隨時拍照的。”主管說道。
智慧空城開放日第一天挑選的一萬名學生,說是隨機挑選,但是已經在教育系統內部限定過條件,成績差、品德差的學生,直接被排除了。或許這種做法有些不公平,但社會就是這樣,從學生時代競爭就已經開始……或者可以說,從細胞時代競爭就無處不在。
與管理人員的緊張不同。
參觀全息體驗館的學生們,那是興高采烈,玩得不亦樂乎。
許諾同學安靜的坐在展臺椅子上,然後她就發現,自己陡然間換了環境,進入了宇宙太空,當然這是全息技術,所以許諾並沒有很緊張。
“歡迎來到杜恪的人生體驗之旅。”一名英俊帥氣的年輕人,從遙遠的一顆恆星上徒步而來,並當場吟詩作賦一句,“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毫無疑問這位帥氣的年輕人,就是名震華夏、譽滿全球的偉大科學家杜恪。
背景一下子切換到華夏,一座普通大學入境。
“1998年,我出生於皖省廬州市,度過小學、初中、高中之後,考進了皖理工,在這所大學裡學習了四年的材料學。隨後又進了夏科大讀研究生,並開始我的科研生涯……一切都始於一顆橘子,我是很喜歡吃橘子的。”杜恪隨手變出一顆剝了起來。
“柔軟多汁並且一瓣一瓣的橘子,讓我浮想聯翩,於是就有了電子流理論的最初設想,隨後,我憑藉電子流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也是依靠這個理論,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實驗室——電子流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