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杜恪!”
“沒想到《太空展望》連杜恪都請過來了,可以啊。”
四口之家正在一起看電視,下班回家的爸爸媽媽,與剛上小學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一起擠在沙發上,享受這難得的天倫之樂時光。
因為《太空展望》實在太火了,加上又富有教育意義,所以學校里老師佈置給學生的作業,就包括看《太空展望》。本來只是兒子的家庭作業,但爸媽跟著看了一會之後,就離不開眼睛了。畢竟是個人就對太空有過好奇心,特別是男人,誰小時候不仰望天空呢。
大概只有三歲的小女兒,依然在自顧自的玩著手中的玩具,看到爸爸媽媽和哥哥都在一起,她的心情也好著呢,嘴巴笑不合攏。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電視上杜恪也在與主持人沈唯侃侃而談,比起之前那十位院士、準院士級別大牛,就自己專業領域展開暢想,杜恪是想到什麼就聊什麼。
當然,主要內容還是物理方面。
“我們知道現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源自於一次隨機的奇點爆發,大爆炸之初實際上只膠子、夸克、中微子等基本粒子……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降低,由基本粒子形成了質子、中子、自由電子,但這時候還沒有元素,粒子基本都是等離子形態存在,我們可以把它形象的稱之為‘粒子湯’。”
沈唯介面道:“您發明的電漿炮,就是一種等離子武器對吧?”
“是的,電漿就是等離子體……隨著宇宙的進一步膨脹,冷卻加快,能量降低所以這個粒子會趨向於更穩定的結構。於是我們知道了,質子捕獲了自由電子,形成了第一種元素氫H;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又捕獲了自由電子,形成了元素氦He。”
“那氘和氚又是怎麼一回事?”
“氕、氘和氚都是氫元素的同位素,氕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氫,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氘又叫重氫,一個質子一箇中子;氚又叫超重氫,一個質子兩個中子。因為粒子的構成,不用情況下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才會有同位素的產生。氘和氚都是非常好的熱核反應材料。”
沈唯就是個捧哏的:“熱核反應,就是核聚變反應對吧。”
“對,這就要說道一個聚變反應了……”杜恪用簡短的話,將氘氚結合生成氦的聚變反應描繪出來,繼續說道,“氦三也是熱核反應的重要原料,在月球上氦三很多,所以想要發展清潔的核能源,月球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所以你看,我們國家一直在研究月球,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提了一句氦三,為今後殖民月球吹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