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
川府大地。
飛機制造基地中,一輛外形怪異的飛行器,正在被工程師們不斷改造之中。已經從副總設計師轉正的蒯工,拿著幾張手繪的圖紙,與其他工程師討論著下一步的最佳化方案。
先前按照第六代戰鬥機標準研製的火龍戰鬥機,已經隨著杜恪領域的誕生而宣告流產。
然後就是技術不斷突破,火龍戰鬥機的改良也是一天一個樣,最終改成了現在的四不像,與歷史上任何一款戰鬥機都沒有相似之處的全新結構。
“蒯工,程總那邊打來緊急電話。”一名助理匆匆跑過來。
“你們繼續討論方案,我去接個電話就回。”蒯工隨口吩咐一句,便跟著助理去了辦公室,接起電話,就聽到那頭老搭檔氣急敗壞的聲音。
“老蒯,趕緊的,把現在的方案推翻吧。”
“怎麼滴?”蒯工莫名其妙。
“還不是我們的杜院士,又給我們送大禮來了……這大禮包,真的,都不想收了。”程劍龍在電話那頭,聲音十分別扭,既有興奮又有委屈。
“啊,杜院士又推出什麼高科技了?”蒯工也是渾身一震。
為了杜恪的黑科技,火龍可謂是命運多舛,幾次試飛幾次流產整改,前陣子退休的老總設計師回來,看到新的火龍,差點都沒認出來。
在這樣反覆修改過程中,對製造飛機的工程師來說,簡直就是無比的折磨。
痛並快樂著的折磨。
“還記得之前我們聊過的超韌性結構嗎?”
“嗯,我記得,杜院士的論文我都反覆看過,怎麼……你是說,超韌性結構已經研究出來了?”
“不是研究出來了,是已經可以工業應用了,鑄造局那邊連續幾個月攻關,發明了超韌性衝壓車床,可以量產超韌性合金。也就是說,火龍的合金結構,全都可以應用上超韌性結構了。我剛剛才瞭解,這普通的鋼板經過超韌性衝壓直接提升七點五倍強度,太厲害了。”
“七點五倍?”
“總的換算是這樣,質量輕五分之一,強度提升一點五倍,用作建材的話,最重要的就是節省了重量。”程劍龍說道。超韌性結構對體積的節省很小,對重量的節省很大。
“即便是這樣,也是難以想象的提升,看來,火龍又要改了。”蒯工一邊感慨,一邊嘆息,“老程,你說,我們真的還要繼續火龍嗎?”
“為什麼這樣想?”
“反重力技術興起,火龍註定要被淘汰,與其在落後的技術上不斷新增新技術,何不直接在反重力的技術上進行研發。我在想是不是與兵工集團那邊合作,直接開發反重力戰機,放棄高空巡航這一點點效能,直接改為低空巡航,一樣可以制霸空中領域。”
程劍龍在電話那頭沉默片刻,才說道:“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火龍還是要繼續研發下去,這是一次技術儲備,也是一次戰略迷惑。”
“戰略迷惑?”
“對,短時間裡,反重力技術不能透露,我們的威懾力只能透過火龍戰鬥機來表現……火龍肯定無法大規模列裝服役,僅做少量展示。”
“也就是說,我們的火龍就是個稻草人?”
“老蒯,不要帶著怨氣說話,戰略需要,容不得我們多想。等火龍研發之後,我們再進行反重力戰機研發,爭取早日實現偉大復興吧。”
“嗯,我知道的,我也不是抱怨,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