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恪給電子流實驗室打了回去。
然後意外也不意外的知道了這一次科研成果是什麼——恪基晶片。
“老闆,恪基晶片的效能將全面超越目前的矽基晶片,也比尚未量產的碳基晶片更強,根據我們課題組的實驗,60nm製程的恪基晶片,就相當於14奈米的矽基晶片,並且在造價上面僅僅是普通矽基晶片的三四倍而已,等鍛造工藝改良,可能降低至兩倍價格而已。”
半導體的重要性無需多贅述,而人類半導體歷史發展至今,已經被矽基晶片充斥市場。
&n矽基晶片,國外公司入ASML已經掌握了3nm製程技術,甚至開始向1nm進行研發。而理論上可以研發到0.5nm製程的矽基晶片,因為矽原子的直徑約0.30.4nm,只要能克服量子隧穿效應,0.5nm的矽基晶片才算是矽基晶片的物理極限。
但目前還克服不了量子隧穿效應,所以1nm大概就是矽基晶片的極限。
故此很多人已經把目光投向碳基晶片,也就是用碳奈米管來代替半導體矽,碳奈米管的效能卓絕,可以讓電晶體執行速度提升5至10倍,同時功耗降低十分之一。
然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碳奈米管太貴,只能從實驗室裡製備,並且碳奈米管一旦摻雜雜質,會嚴重影響它的屬性。
這也是碳基晶片遲遲無法面世的原因,很多大企業都準備放棄了。
華夏這幾年在碳基晶片上投資不小,因為光刻機技術一直受到限制,所以才想要避開這個技術封鎖,從而實現彎道超車,只不過目前尚未有成效。
“你們確定,這個矽金半導體有這樣好的效果?”杜恪驚訝。
“是的,我們採用全新技術工藝生產的矽金半導體,是另一種杜恪晶陣的表達結構,依然以金原子作為主導,但是矽原子的排列組合發生了變化,從而達到更好的半導體效果。”
“很好,我大概兩天後趕回去,老陳,現在實驗室要高度戒備。”
“我明白。”
“另外……恪基晶片這什麼破名字,改了改了,別用我的名字了。”杜恪吐槽,你要說杜恪晶片之類他說不定還能接受,但是恪基晶片,聽上去就怪怪的,總讓人想到什麼小短腿的柯基犬。
“額,老闆,我們命名方式的全稱是‘杜恪晶陣結構矽金半導體晶片’,所以簡稱是‘恪基晶片’……”
“那也改掉。”
“那麼晶陣晶片呢?”
“這個可以有。”
……
晶陣晶片的誕生是意義重大的,這可以讓華夏晶片領域再也不會受到國外的技術封鎖,從而在手機通訊等領域無需仰仗外國的臉色。
這幾年受到世界格局影響,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經常遭受卡脖子,動不動就缺少晶片供應。
&n、7nm等製程的晶片,但仍然落後於主流的5nm晶片,更別說3nm晶片,以及正在研發中心的1nm晶片。而有了晶陣晶片,國內手機企業必然會趁勢而起,再也不會受到約束,以華為等企業的戰鬥力,全世界攻城略地根本不在話下。
“曹軒庭恐怕萬萬沒想到,本來他領導的晶陣課題組,拆分之後,他在超導方面還沒做出更好科技,陳威這邊已經率先做出大動作。”
杜恪在飛機上與田瀾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