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成雙,什麼叫好事成雙?”
距離諾獎公佈過去兩個星期,11月剛剛到來,杜恪新成立的抗磁性材料研究小組,立刻有了巨大的發現,杜恪提供的思路,一位年輕的博士後,意外嘗試了一種全新的碳化物混合材料,結果發現將這種碳化物混合材料以特殊的結構進行編織,便能製造出超強抗磁性材料。
“資料出來了?”杜恪立刻趕赴實驗小組,與其他幾位電感實驗室的副主任,一起等待著實驗資料的驗證。
片刻後,實驗人員急匆匆將報告拿過來:“老闆、主任,結果出來了,抗磁性達標!”
嚯!
眾人一起驚歎。
這可是了不得的發現,困擾光籠約束器的最大難題,就是抗磁性材料的製造,沒想到這個小組剛成立沒幾天,忽然就把最大難題攻克了。
眾人能不驚歎嗎!
就連杜恪都瞪大眼睛,他在奇幻世界用秘靈合金材料,解決了抗磁性難題,製造出了水桶粗的電刀,並隨之發現秘銀、山銅的某種抗磁性結構。然後在電感實驗室進行實驗佈置,試圖克隆出這種結構,但並未抱太大期望,因為地球沒有秘銀和山銅材料。
萬萬沒想到,才幾天不到,就有人找到了可以替代山銅、秘銀的碳化物混合材料。
“抗磁性效果非常好,已經承受住實驗中的特殊磁場臨界值,並且在高溫隔斷、阻燃效果上都表現良好,適合作為光籠約束器的表面塗層……唯一缺點是碳化物的比例需要嚴格調控,並進行結構上的編織,暫時無法量產。”一名副主任仔細看了三遍資料包告。
杜恪點點頭:“有材料就行,不能量產我們就多開幾組手工生產線,只需要表面塗層的話,在大型球狀光籠約束器上,並不需要消耗太多。”
實驗室裡的幾位專家,立刻開始開會論證,最終結果,這種被命名為“絕緣碳”的碳化物混合材料,可以作為光籠約束器的重要抗磁材料使用。
與此同時,對發現它的博士後,立刻在電感實驗室內部記頭功,內部獎勵最高一筆獎金,並將對方從副研究員直接提拔到研究員。
與可控核聚變相比,區區一個研究員的身份獎勵,實在太輕微了。
這位博士後也挺會做人,面對眾人的誇讚,謙虛的說道:“我也是按照老闆的思路進行摸索,發現著各種絕緣碳純屬巧合,歸根結底還是老闆提供的機構性猜想是正確的,才能透過編織的方式,獲得效果滿意的抗磁性。”
另一位副主任點頭應道:“確實,杜主任在結構方面,絕對擁有世界最頂級的觸覺,這或許就是天才吧。”
其他幾位,同樣點頭,深有感觸。
結構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魔角超導體、碳奈米管等等,都屬於結構的一種應用,但這都是無數人無數時間摸索出來的,結果杜恪已經接連發現了鎖鏈結構、壁壘結構,再加上現在的抗磁結構,可以說他一個人的科研成果,就頂得上無數材料學家的日夜勤奮。
除了天才,沒法理解。
“向上面呈報吧。”杜恪謙虛的擺擺手,看向排名第四的副主任,對方是兵工集團的一位首席科學家,也是負責聯絡可控核聚變專案與光籠約束器專案的聯絡人。
副主任重重點頭:“我這就上報。”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