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117章 諾獎風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7章 諾獎風波 (1 / 2)

這則報道在國外並沒有掀起什麼浪花,眾所周知,每年有提名諾貝爾獎資格的提名人,足有一兩千人,所以被提名人選也是五花八門。

然而David·Wineland身份卻不同,他可是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訊息傳回國內之後,舉國譁然。

各大自媒體都在討論,杜恪到底可不可以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些追求吸睛的自媒體,更是信誓旦旦表示,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非杜恪莫屬,屆時杜恪將是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是諾獎最年輕得主,因為巴鐵有個叫馬拉拉·優素福·扎伊的小女孩,14歲就拿到和平獎。

但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年輕得主可以爭取,因為此前最年輕得主,是Lag,1915年他25歲時獲獎。

諾獎評選流程,每年9月到次年2月前,接受提名人推薦候選人。

2月至10月前,篩選、評定候選人。

10月中旬公佈獲獎者名單。

12月10日開始舉行頒獎典禮。

所以杜恪即便今年就被提名,也要等到明年才能獲獎。

“Lag生日是3月31日,杜恪生日是4月21日,所以杜恪拿到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同樣是25歲,但他的25歲比對方的25歲要小二十天!”

“他將獨享最年輕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頭銜!”

雖然諾貝爾獎已經不新鮮,遠的楊振寧不說,近的有莫言和屠呦呦,然而作為科學界公認的最高獎項,依然非常吸引大眾注意力。David·Wineland的一番提名之說,直接引動自媒體盛宴,不過在官方層面上,卻始終對此保持緘默,既沒有壓制也沒有跟進。

“小杜,你不要受到現在的新聞影響,諾獎雖好,我們也堅信你會拿到諾獎,但諾獎的紛爭可不簡單。名義上說挪、瑞政府不干涉諾貝爾獎評選,但事實怎麼會這麼簡單,我國與兩國關係持續惡化……總之你要保持平常心。”

包校長第一時間找上杜恪,與他語重心長的談了一次心。

事實上他多慮了。

杜恪壓根沒這麼在意,的確,他的人生一大目標就是拿到諾貝爾獎。但這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麼,明年不給,後年不給,難道大後年還不給嗎?電子流理論不給,電子流電池不給,難道背靠奇幻世界做背景,他就不能帶來更黑的科技,再來一次科技變革嗎?

到時候諾貝爾委員會不嫌丟臉,可以一直不給。

況且,人家14歲小女孩都拿過諾獎了,他也不好意思衝擊什麼最年輕諾獎得主,遲一年早一年都無所謂。

還是讓人家11歲就研究癌症的神童去競爭吧。

“我不急,校長。”

“不急就好,不急就好。”

杜恪雖然不急,但他身邊的人似乎急了,已經有好幾個朋友打來電話,向他詢問諾獎的事情,連爸媽都打電話過來問了一遍。連小學老師都不知道從哪弄來他的電話,打過來跟他絮絮叨叨的嘮了好一會嗑。這次提名風波的影響,甚至比陳嘉庚科學獎還要大。

陳嘉庚科學獎再怎麼說也是國內獎項,諾貝爾獎卻說世界最頂級獎項,杜恪能拿到提名,就說明他提出的電子流理論已經是諾獎級別的科研成果。

“我現在才發現,上面為我配備助理班子是對的……誰能想到這些網紅,竟然跑來先研院這邊,想要圍堵直播我。”杜恪在田瀾等人的護送下,坐進了MPV中。

先研院的大門口,一群拿著手機支架的網紅,正跟保安爭執什麼。

他們都是從全國各地跑來,想要近距離接觸杜恪這位潛在諾獎得主,可惜他們過不了先研院保安這一關,更別說接近MPV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