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打了一個多月了,戰事進展很慢。遠在重慶的蔣委員長責難一直在宋希濂耳邊不時響起,成為鷹犬將軍沉重的包袱。而對複雜的龍陵戰事,他不得不強忍各種指責,一心要早日拿下龍陵,以雪前恥。
7月25日,第11集團軍準備向龍陵發起第二次攻勢。
這一次調整部署:以第87師從陳家山方向出發,利用夜色潛行到文筆坡,天亮前攻擊;以榮譽1師的兩個團從廣林坡、孫家山之前穿插,向蛇腰寨攻擊;第88師在孫家山西南展開,正面向老頭山攻擊,佔領老頭山後向前推進,繼續攻擊老東坡、風吹坡;第39師的一部則從田家窩鋪方向攻擊三關坡。
各師都從正面攻擊,兩翼銜接,步炮配合。
第71軍和第5軍兩個山炮營,準備了2000發炮彈,同時,各師、團的迫擊炮也根據步兵的進展隨同大部隊就近展開轟擊。
當然,以2000發山炮炮彈的攻勢與松山、騰衝的炮轟陣勢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不過,這2000發炮彈都發揮威力,其作用也不可小視。這2000發炮,比起第一次龍陵攻勢的800發炮彈,威力就大很多了。可偏偏天公不作美,連日裡大雨滂沱,炮火的威力受到極大的影響,雖然炮彈命中率不低,但對日軍工事的破壞還是捉襟見襯。再加上遍地泥水,使在複雜地形上的地面攻擊更加困難重重。
宋希濂將他的壓力轉達到各部隊,層層抱著硬拼戰的思想,各攻擊部隊冒著槍林彈雨反覆攻擊。
第5軍37師張昊獨立團的戰鬥力極其強悍,很快就攻佔到三關坡右側高地,自己的警衛一排首當其衝地衝到日軍陣地,他們個個少林寺俗家弟子,張團長知道這又是一場肉搏戰。
日軍拼刺刀那是專長,日本男人從小就練習拼刺刀,參軍後,會抽出專門時間再練,相對於中國軍人來說,個個都是高手。三八大蓋又比中正式步槍和漢陽造稍長,日軍個子矮小敦實底盤很紮實,天生就是拼刺刀的料。
平時打仗,日軍只要發現有和中國軍隊拼刺刀的機會就絕對不會放過,有時日軍發動衝鋒時,一旦衝進中國軍隊陣地,首先選擇的戰法就是和中國軍隊拼刺刀。實際上,一個日軍和****戰士拼刺刀,還能取勝。張昊都不敢同時和兩個日本兵拼刺刀,張昊吃過被兩個以上日本兵逼住過的苦頭。
當張昊在望遠鏡中,看到自己的部隊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從山下衝上去時,心頭的震撼可想而知,對這支隊伍不由肅然起敬。
中日兩軍很快就象火星撞地球一樣,硬碰硬絞殺在一起。
山谷中喊殺陣陣。
張昊渾身血脈賁張,這種戰法極富血性。
張昊立即把警衛叫來,大聲說:“給我接通牛營長。”
張昊與牛奔營長通話,聽牛營長描述了中日兩軍拼刺刀情況後,張昊說:“你部也抽出一個步兵連,用***殺上去。”
牛奔營長接到命令後,立即組織一個步兵連,命令連長帶領全連戰士,衝上三關坡。
張昊為了能全面瞭解戰局,就上山,在離中日兩軍短兵相接戰場不遠處樹林裡一棵大樹後觀察。
張昊不由自主把***端起來,作好隨時出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