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重佔放馬橋,第2軍撤出象達,龍陵戰局急轉直下。蔣介石十分惱火,6月17日,他親自打給衛立煌電話,要衛司令“立即查明放棄龍陵是何人所下命令”。
衛立煌對龍陵戰事也不滿,對宋希濂越線上報一事更有看法,在老頭子面前他雖然沒有任何微詞,但也沒有給宋一點辯解,而十分原則地立即把蔣介石的原話直接轉給了宋希濂。
宋希濂正為龍陵戰事焦頭爛額,被委員長這一責問,更是感到百倍的壓力。對於龍陵的戰事,主要問題還是在於他自己,曾過於樂觀,導致到頭來自己的部隊深陷被動。他只得調整方案,積極部署,準備擇機再戰。
趁坂口把注意力放在龍陵郊區“蚌渺會戰”之際,宋將軍出其不意,打出左勾拳。
6月24日晚,第11集團軍的左翼第2軍冒著滂沱大雨成功襲擊象達,再次佔領這座於芒市前站的小鎮。毫列戒備的日軍狼狽潰退,第9師第27團跟蹤追擊,乘勢佔領板栗樹後山,徹底切斷了日軍的後方聯絡。
正在全心關注“蚌渺會戰”的坂口得到象達急報的時候,才知道到自己的老對於已經關注龍陵之戰了,否則不可能這麼快就作出反擊。無奈的坂口只能放慢了北邊的攻勢。
6月27日,這對宋希濂來說絕對是個好日子,彈藥,糧草終於運到了前線。進行短暫休整後,宋希濂決定再圍龍陵,奪回失地。當天,第11集團軍指揮所移到前線打郎附近。
6月28日,對龍陵的包圍戰再一次打響。
為雪前恥,宋將軍這一次親臨前線指揮。
指揮所就設在淌水炮兵陣地旁邊,大雨下了不停,臨時拉起的布帳篷,已被雨水擊穿,滲透篷布上滴下來的水滴敲打著茶杯,不過,這滴水聲早已被炮聲淹沒了,放眼四周,灰濛濛的山頭在幾點火光中放出一團團煙霧。
此時,滇緬公路還是沒有打通。重型武器無法運上來,只能以山炮和迫擊炮配合步兵作戰,雖然比不上松山攻勢炮陣威力,也只有湊合了。宋希濂令3個山炮連,36門山炮,及師、團的迫擊炮一齊發作,這樣也能造成一定的攻擊力量。
這次攻擊重點指向長嶺崗、空樹坡、深溝陣地等。
為了牽制日軍,減輕日軍對龍陵的壓力,宋希濂令第9師繼續向芒市移動,趁機威脅日軍大本營,有效地拖住芒市的日軍部隊。
次日第9師27團加強1營,他們來到長嶺崗清水村的時候,留守的弟兄帶著十幾個弟兄和民防武裝已經挖了戰壕全面備戰。
三八大大蓋和**,擁有的數量完全可以應付小鬼子先頭部隊進攻,加強營的王營長立刻帶著弟兄們趕緊進入戰壕,將那些民防弟兄們給撤換下來,叫他們蹲在戰壕內給老兵們壓子彈,已被一會戰鬥打響用。
陣地前沿一片死寂,沒有一點點聲音,就連蟲鳴鳥叫也聽不到,空氣就像是要凝聚在這一刻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