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這座明代鑄造的侯進大鐘還保留的文昌宮,青銅鑄造的鐘體上,只不過有著被日寇鑿出的射擊孔還清晰可見。
第20集團軍各部隊在浴血拼搏中艱難地向城中心靠近。
短兵相接,白刃相見殘酷肉搏,步步喋血!
8月23日,198師終於攻抵田家巷,這裡距東大門只有50米了。
8月25日,預備第2師第6團開始向西側的武侯祠進攻。
這武侯祠與文昌宮同是明清的建築,巨石砌牆,十分堅固,與它周圍已被改造成工事的民房,形成一座相互策應的堡壘群。
團長方誠指揮第6團發起了6次攻擊,每次都是衝上去了又被打了回來,槍彈從四周交叉射來,衝鋒在前的幾位連長中彈犧牲。方誠不得不改變打法,令部隊分別從側面攻擊,一點一點來啃這塊硬骨頭。
就這樣一直打到8月29日,才攻入武侯祠,日軍隊長松岡中尉見大勢已去,在第6團遠征軍士兵的吶喊中舉刀剖腹自盡了,武侯祠之戰終於結束。
如果從8月2日算起,攻城已近一個月了。
第20集團軍以五個師的兵力投入這彈丸之地,連續血戰,進展緩慢,霍司令天天追問戰果,每前進一米每奪下一屋都在他的戰報統計中,但進度實在是太慢,太慢。
當第8軍用坑道爆破的方法攻克松山子高地的訊息傳來時,他更加著急了,對騰衝這座地下隨時可能冒出小股日軍的石頭城,他感覺到焦頭爛額,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層層向下加壓。
8月30日,他下達最嚴厲的的手令,要求各部隊在5天之內一定要解決戰鬥,違限者,各軍師長以貽誤之責。
誰也不敢負這個貽誤軍機的責任!
各軍、師長只得再向下壓。
8月31日,第20集團軍各部頂著上司的高壓,加強了攻城的力度,團營長們列位前線,層層督戰,部隊只有硬撞日軍的火力網,也只能不要命地拼了。
在逐巷逐屋的喋血奮戰中,各部營、連、排的傷亡過半,團級校官多人負傷,衝鋒在前計程車兵更加不用說傷亡殘重。
浴血奮戰,總算有了新的進展。但付出的傷亡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