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蓋州出來的清軍援軍帶隊的主將是清國四大貝勒之首的大貝勒代善的孫子託。託年級輕輕,爺爺又是四大貝勒之首,所以一向驕橫自大。
而鎮守蓋州的則是他老子阿達禮,這父子兩個一樣的志大才疏。當然,代善自己也是昏庸不成器,否則也不會被傳出跟他自己老子努爾哈赤的女人偷情的醜聞了。
可以說這爺孫三人都沒有一個真正的人物。
託帶著兩萬援軍出了蓋州之後,走了一段後卻又尋思開來:“費揚古這廝平日裡對我多有不敬,無非就是仗著他的主子是皇太極,平日裡看到我都是鼻孔朝天,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樣。沒想到他竟然也有求到我頭上的時候,我卻不急著去救他。漢人有句話說得好,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且等他那邊快吃不住勁了我再帶兵趕到,到時候一定要這個奴才好好對我感恩戴德一番不可。”
將自己的想法對左右心腹說了之後,左右都極為贊成,託更是得意洋洋,下令全軍減速慢行,自己騎在馬上對著兩側原野的野花野草倒是裝模作樣的欣賞起來了,把他老子叮囑他速速趕到遼陽的話全然給拋到了腦後。
託這廝如此一來,倒是讓早就在路上等著收拾他的江家軍右軍著急起來了。
右軍副將山甲急匆匆的走過來甕聲道:“將軍,這些狗韃子怎麼來的這麼慢啊?斥候不是說他們早就出了蓋州城了嗎?”
右軍主將白山皺著眉頭也想不明白,他自然是萬萬想不到清軍如此遲緩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帶隊的主將要報復遼陽主將費揚古故意拖延時間。
不過白山素來沉穩,沉吟了片刻道:“不必著急。讓斥候再探就是。蓋州到遼陽也就是一百多里,就算韃子走的再慢總有過來的時候,原定計劃不變。”
山甲想了想也是,領了命令轉身走了。
話說託這廝帶著大隊人馬走走停停,走了五十里路的時候天色已經昏暗了下來,乾脆直接下令原地紮營,明天天亮再走。
雖然有些將領有些不滿,但是奈何人家是主將,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能遵令執行。
清軍這一紮營,可苦了白山和山甲,兩人左等右等等不來清軍,甚至以為這股清軍是不是聞到了什麼危險氣息,所以繞路而行了。
可是想來想去好像也不太可能。他們這一路前來都是秘密而行,路上也沒有碰到人。個別碰到幾個獵戶也都被綁起來押在了軍中隨行,不可能走漏訊息啊。
正在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斥候匆匆來報:“稟將軍,清軍在我軍十里之外安營紮寨了。”
啥玩意?聽到這個訊息白山和山甲都是一頭霧水,搞不清楚清軍到底在搞什麼。這救急如救火,跑去救人卻有慢慢吞吞的,竟然還安營紮寨不走了,這清軍主將腦袋裡到底怎麼想的?
白山想不明白,山甲更是想不明白,他倆絕對想不到這一出僅僅只是因為託這廝的一己私念導致的。
兩人商量了一下後決定白山親自帶人去偵察,山甲整頓部隊隨時等待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