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了《罪惡》系列的第二本,比原計劃稍微早了一些。
這是小莫寫推理文的第十一個年頭,在偵情一那本開坑的時候出生的孩子,這會兒小學都快要畢業了,時間真是過得很快。
在寫第一本的時候,我經常和莫公開玩笑,說這就是要做好用愛發電的心理準備,畢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每個月的稿費如果刨除全勤獎,就所剩無幾了,那微薄的數字幾乎不好意思稱之為稿酬。
後來,我遇到了你們,碼字的日子開始變得熱鬧起來,至今我仍舊懷念網頁版還有書評區的那幾年,大家熱烈的在書評區裡討論劇情,為自己喜歡的角色寫長評的日子。
再後來,出版了,簡體,還有繁體。
再後來,《兇案調查》的電子版被國家圖書館入選典藏。
再後來簽了影視。
今年夏天的時候,《兇案背後》上了今年籌劃中的片單,或許不遠的將來,鍾翰和小凡就能和大家在網路大電影裡面見面了。
按理說,作為一個大冷門分類的常駐作者,走到這一步,是滿心歡喜的。
我也的確如此,每每想起來,都覺得喜悅,也很感恩。
但是誠實地說,最近這兩本,我是有些累的。
行業新標準實施以後,推理文的尺度一直如履薄冰。
有的職業是不能碰的,有的成分和品名是不能寫的。
一切涉及到“血*”或者“恐*”的元素,都會導致一把大鎖直接掛下來。
【別擔心,上面的星號是我自己打的。】
涉及到之前的哪些書,估計老朋友們都知道,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儘量不給大家的閱讀體驗造成影響,小莫只能在案情設定上面清淡再清淡,減去強烈視覺衝擊的畫面感,讓逝者走得安詳……
問一個可能暴露年齡的問題,大家在電腦上玩過排雷麼?
這兩年我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碼字的,那滋味,真的是,爽歪歪了。o(╥﹏╥o
曾經有一個業內人士給過我建議,讓我以犯罪人視角去設定一個故事,挖掘犯罪人犯罪行為背後的苦難與人性,最後甚至還可以是這個人透過某種機智的手段逃出生天,這樣的設定更具備戲劇衝突,也更容易迎合讀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