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不把他們直接分去大彎村下面的各個生產隊?”
“那些都是城裡的文化人,至少也念過初中,把他們分去生產隊做什麼?難不成還能指望他們下地勞作?我們鄉里和鎮上的小學、中學都不缺老師了,我還在苦惱怎麼安排他們。”
劉元清語氣激動:“上面下達的指令是把他們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們為農村生產做貢獻。那些人連青菜和娃娃菜都分不清,根本不懂怎麼種莊稼,每頓還要消耗不少糧食和菜。”
“別說為農村生產做貢獻,我覺得他們來,就是在給我們增加負擔。鄉里的餘糧都要被他們吃光了。這個冬天我還不知道怎麼過?真是叫人頭疼死了。”
蘇漪也是無語了,“你說你怎麼能把自己難成這樣?那群知情本來就是響應國家號召來幹活的。你還把人當成祖宗供?那些都是青壯年,怎麼就不能讓他們下地下田了?不會幹活找人教他們就是。”
劉元清擰眉:“可是,我看他們都不願意下地,難道我要拿槍逼他們不成?”
“你傻啊?”蘇漪白眼飛飛:“就不會把他們當普通鄉民一般對待?也給他們記工分。不幹活,就不給分糧。叫他們餓餓肚子,他們就知道主動幹活了。”
劉元清拍手樂道:“這法子好!”
蘇漪繼續說:“那些人既然來了鄉下,心裡肯定也有了幹活的準備。要是吃不了苦,就自己想辦法調回城去。回不了城,他們為了填飽肚子,自然知道老實幹活。”
劉元清還在苦惱:“可是這批知青裡,有好幾個都是市裡和縣裡領導的孩子,上面讓我們多多關照他們。”
“這些人就把他們弄去農場、牧場或者養殖場,幹些輕省的活。反正他們待不了多久就會回城。十八歲以下和四十歲以上的,也如此分配。其餘人,就隨機分配。”
蘇漪想了想,又說:“元清,我覺得對於那些真想長期紮根農村的知青,你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和鄉上、鎮上學校的老師一起參加文化課考試,看誰更有真材實料,就讓誰教書。”
“我覺得原來鎮上的老師,肯定好些都不如那些知青。原先鎮上和鄉里是沒條件,缺乏人才,讓高中生教初中生不說,還要教高中生。教高中的那些,怕是有些知識他們自己都不懂,能把學生教好?”
“或者你可以向上面申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比如第三和第四生產隊,修小學,派知青過去當老師。這次咱們做生意,不,是以物易物,肯定能掙筆錢,我再個人投資鄉里一筆錢,應該能修四五個小學。就修泥瓦房。”
“至於書本教材,你跟縣裡教委的領導申請一下,看能不能讓上面免費贈送一些。若不行,我們再出錢讓印刷廠印。學費少收一點或者不收也成,爭取讓更多的孩子能念上書。”
“買書本和給老師開工資的錢,就由我負擔吧。我也想為鄉里人做點事。可惜我手頭上的錢有限,不能幫助更多人。”
劉元清目光復雜地看向蘇漪:“……你說你傻不傻!”這個小蘇,真是傻得討人喜歡。
如果這世上像她這樣人傻錢多的人,再多些就好了。這樣,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窮苦孩子讀不起書。
“……那我們就這樣說定了。我只提供點子,下來還是你自己多多費心。要是這事兒辦好了,你肯定能往上升一升。”
劉元清故作淡然地扯扯嘴角:“我還沒有和你說嗎?我馬上就要調去鎮上當書記了,調令下個月下來。”
蘇漪樂得一蹦三尺高:“真是的!這種好事,怎麼不早說?晚上你們一家來我們家吃飯,我帶了些肉來,晚上做大餐,慶祝你升職。我特地給月容帶了幾隻豬蹄,回頭你帶回家,讓秋嬸燉給她吃,補補身子。”
“成。”劉元清好兄弟般撞了撞蘇漪:“小蘇,謝啦!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不過,你打算捐多少錢給我們修學校啊?”
蘇漪想起因為自家修院子,擴建劉坪的房子,她砸了不少錢,臉紅了紅:“最近我手頭比較緊,捐錢的事兒,明年再說。”
“你先把那些知青分配下去,磨鍊磨鍊他們。回頭咱們修學校,安排他們當老師,他們才會更感恩,更用心教書。我估摸以後下鄉的知青還會更多,咱們可以嚴格把控老師的質量。幹得不好的,直接辭了,換更會教書的人上。老師,還是要有德有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