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夏秋和劉建軍靠賣瑕疵品掙了一筆錢,想給梅子買房子,他們卻都不幹了,都覺得那筆錢該是他們這些做兒子的,沒有梅子的份兒。
畢竟,以後給父母養老的,還是他們。
蘇漪他們來之前,二房已經上演了好幾次鬧劇。為了分家,幾乎是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熱鬧得很。
不過二房的人都愛面子,在外面還是親如一家。只是每天收工回家,吃晚飯時,總要吵上一吵。
夏秋和劉建軍被吵得頭疼也心寒,本以為自家幾個兒子都是孝順聽話的,沒想到他們鬧分家,比家裡的幾個兒媳婦還鬧得厲害。叫夫妻倆特別傷怒。
一氣之下,兩人和兒子卯上勁了,死活都不同意分家。他們愛鬧鬧去。看他們能鬧到什麼時候。
……
本來夏秋和劉建軍是堅決不同意分家的,兩人想的是,要分,也得等梅子出嫁後。省得叫外人說閒話。
這十里八村,還沒有女兒在家,就把家分了的。
可是看到大房頭天晚上鬧分家,第二天就把家分徹底了,叫家裡幾個兒子兒媳婦更加鬧騰,甚至連面子都不顧了,大白天在隊上大食堂吃飯,就吵著讓他們分家,說是再不分,就要去鄉上公社找領導給做主!他們再也不想當冤大頭,供妹妹吃穿,還要給妹妹買房子。他們也有自家的小家要養。錢都叫父母花妹妹身上了,他們的兒子女兒怎麼辦?
劉建軍當場被氣暈過去,夏秋對幾個兒子、兒媳婦徹底冷了心,請人趕牛車把劉建軍送鎮上衛生所,轉頭就叫了劉家幾個族老和村裡幾個幹部做見證,說要分家。
二房這次鬧分家,叫人大跌眼鏡!夏秋竟然說她和劉建軍不跟兒子過,要跟女兒過!
這種分法,別說在劉坪,就是在整個桂花鎮,都不曾有過。
大家都勸夏秋三思,要不還是等劉建軍從衛生所回來再做決定。哪裡有讓女兒養老的道理?
梅子的幾個哥哥嫂嫂也是極力勸夏秋,讓她跟他們過。梅子總是要出嫁的,哪裡有讓出嫁的姑娘給孃家父母養老的?
這要是傳出去,豈不叫人戳他們脊樑骨。
別人肯定會想:他們得有多不孝,多不得父母喜歡,才會讓父母放著三個兒子不選,做出跟女兒過的決定。叫他們以後怎麼見人?
夏秋卻是鐵了心,誰勸也不管用。
這下,不敢分家的,成了梅子的幾個兄嫂。他們以為夏秋這是不想分家,在威逼他們。暫時放棄了分家的念頭。
轉眼就去鄉上給梅子打電話,讓她請假回家勸勸父母,和和氣氣把家分了。
劉鳳梅答應明天就回來。她也不是傻的,寒假在家,多多少少察覺到兄嫂對她,大不如從前。還曾聽他們提出過分家。
她倒是覺得,父母跟她過挺好。潘大哥也說過,他願意贍養她的父母。他們倆個完全養得起夏秋和劉建軍。
劉鳳梅結束通話電話,就去找老師請假了。她沒有瞞著潘立平,從教務處出來,就去武裝部找潘立平,把自家鬧分家的事兒和他說了,“……潘大哥,你願意跟我去劉坪,替我們做一下見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