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那此拒絕投降的將軍帶著的人也一起加入了金沙國。
只是這位將軍這次在六十萬大軍中的地位不高,十幾萬人也被打散。
要不是簫朝來勢洶洶,估計這十幾萬人根本不會被重用。
畢竟,這十幾萬人中有不少還是其他國家的,不到萬不得已,金沙國不會用這樣的人。
可是,局勢讓金沙國不得不接納這些人。
同時,金沙國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不敢說話。
因為,蕭朝圍城之前,他們舊派人去青山書院求救了,按理說,現在已經玉回應了。
可是青山書院依舊是沒有動作,任憑簫朝將金沙國皇都圍困。
金沙國皇帝正值壯年,看起來也是修行了儒家一脈的功法,似乎是個四境的立心境的修士。
他知道只要青山書院願意下山,他們就有機會反抗。
只是,等了這些日子,還沒收到青山書院的反饋,估計是不行了。
皇帝依舊是壯年,修行天賦也有,他心裡何嘗不想一統十八國,只是書院一直不願意表態,
到了此刻,十八國才最終被蕭然一一擊潰。
想到這裡,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皇也是對青山書院帶著怨憤。
如果早些同意,哪裡還有簫朝建立的機會,他們早就越過紫闕關了。
可是,沒有可是。
金沙國到底是逃不過一劫。
只是,他實在是不好開口投降。
畢竟朝堂之上還有不少肱骨之臣在竭力對抗,至死方休。
這一刻,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皇算是心死了。
此時,他心裡在想,如果自己不繼承皇位,估計現在起碼是五境立言甚至是六境君子境的高手了。
皇位不長久,不如得長生。
相通了,也就放下了。
金沙國皇帝本想先退朝,然後私下裡合幾個大臣商量,讓他們在朝堂之上提出投降,他也能掙點面子。
但是,結果讓他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