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剛這麼說,楚雲飛由衷的感嘆:“趙兄乃是一介書生,國難當頭,投筆從戎,效命疆場,實為我等楷模啊。”
楚雲飛這是發自內心的讚歎。
在他看來,趙剛一介書生,卻有如此的胸襟和膽量,比很多當兵的都強。
楚雲飛在黃埔,接受的都是最正統的教育,所以說起話來文鄒鄒的。
趙剛聽的很舒服。
但是李雲龍和李雷聽著很彆扭。
總覺得是一個老書生在讀書。
不接地氣。
李雷心裡覺得楚雲飛挺好玩。
他說話,這成語用的不少哇!
趙剛對楚雲飛說道:“這我可不敢當。我可是早就聽說,楚兄乃是黃埔第五期的高材生,蔣委員長的高足,閻長官的紅人,晉綏軍的這座小廟,恐怕裝不下您這座真神吧?估計以後,肯定是一顆軍界的新星啊。”
趙剛這話不假。
以楚雲飛的資歷和出身,在晉綏軍待著,恐怕只是權宜之計。
他最終的歸宿,還是回到老蔣那裡去。
這樣的高材生,老蔣怎麼捨得就這麼扔在晉綏軍?
說到底,還是親疏有別的。
楚雲飛畢業於黃埔,那是老蔣的得意學生。
他怎麼捨得讓自己的得意學生窩在晉綏軍?還是回中央軍的好。
恐怕不止別人,楚雲飛自己心裡也清楚,他在晉綏軍,不過就是鍍鍍金。
不過即使是鍍金,他楚雲飛也不含糊。
他在晉綏軍,打了不少的仗。
讓閻長官刮目相看。
不然他也當不了三五八團的團長。